記者從日照市城建檔案管理處獲悉,嵐山區地下管線普查及信息化建設項目日前完成并通過驗收。至此,日照市市區及各區縣均開展了管線普查和系統建設,全部建立了綜合地下管線信息系統。目前,全市各類綜合地下管線長達8000余公里,為服務城市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地下管線是城市的地下“血管和神經”,擔負著輸送能量、傳輸物質和傳遞信息的重要任務,被稱作城市的“生命線”。近年來,日照市高度重視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管理工作。自2008年開始,投資760萬元對整個城市建城區內的地下管線進行普查并建檔,探測管線總長度4268公里,涉及給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電信、工業等7大類25個小類,建成了綜合地下管線數據庫和地形圖數據庫,為地下管線建立了“電子戶口”。
在此基礎上,市區綜合管線信息管理系統于2009年5月建成并啟用,實現了“只要鼠標一點,管線信息便可一目了然”的信息化管理機制,被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等專家評價為:在提升服務能力和三維動態可視化等方面具有創新性,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系統先后榮獲中國GIS優秀工程銀獎、中國測繪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日照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市區地下管線普查工作的開展,成功帶動了各區縣開展地下管線普查。莒縣、五蓮縣相繼于2012年6月和8月完成了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建設,并投入利用服務;嵐山區也自去年9月開始在全區開展了管線普查,開發建立了城區綜合管線信息系統,并于今年7月15日通過鑒定驗收。至此,市區縣兩級全部建立了綜合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全市地下管線信息化管理水平邁上了新臺階。
日照市建成運行的各綜合地下管線信息系統,普遍具有快速數據管理、統計分析、三維顯示等技術功能,做到了內容全、容量大、兼容性強,數據錄入和處理既準又快,操作查詢與使用非常方便,能夠為領導決策、規劃設計、道路施工、應急搶險等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務。
截至目前,市區綜合地下管線長度已達4750公里,各綜合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已累計為全市綜合管網規劃、集中供熱管網改造、燃氣安全檢查及各項道路施工建設等提供管線圖2000余幅,所打印的管線圖不僅各種地上建筑物和地下管道一目了然,還包含了各類管線的高程、坐標、走向以及種類、管徑、材質等屬性信息,為服務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了詳細的地下空間數據支持和重要的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