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雄的燃氣爆炸事件,讓地下管道的安全問題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如何能讓地下管網的安全問題盡在掌握?
昨日,記者從市科委獲悉,在國家和市級科技計劃項目支持下,重慶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內率先研發出城市地下管網危險源智能監管系統。目前已在我市主城區設置了483個監測點,實現了主城區的全覆蓋。
這套系統集氣體檢測、無線網絡、短信報警、GIS地理信息、自動抽排等技術于一體,通過地下預埋管道,用吸氣泵將地下管網中的氣體抽出來進行實時監測。以甲烷為例,濃度達1.5%時,它會向遠程監控中心和工作人員手機上同時發送預警信息,濃度達2.5%時,則發送報警信息,精準度高。
“除了實時遠程監測,該系統還能自動排險,當甲烷濃度達1.5%后,它就會啟動排氣泵,通過排出管網氣體降低其濃度。
目前,主城區主干道383個監測點安裝了該系統,同時渝北區的化糞池、污水管道等高危區域安裝了100個。自去年7月投入使用以來,半年內甲烷預、報警280次,液位報警14次,有效避免了氣體爆炸、井內堵塞、污水外溢等險情發生。
除了氣體、污水監測,系統還能夠監測井蓋位移,通過無線傳感器,只要是非專業人員移動井蓋都會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