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禹城市建設路綜合改造工程現場看到,地下通水管網已全部合攏并投入使用,工人正在進行路面鋪設作業。據悉,近3年來,禹城市財政已建設20余項地下民生項目,總投入達7億余元。
建設路地下管道綜合改造工程,是今年禹城市投資最大的一項地下民生工程。該工程總投資1.2億元,打通了人民路、漢槐街、文化街等城市主要干道地下管網,總長3469米,將徹底解決城區雨季積水問題。
據了解,該市近年來先后對瑜琳街、站南路、解放路、人民路北延、文化西路等10余條道路進行排水管網改造,并啟動洛清河綜合改造工程,投資5000多萬元建成老城區排洪的“強大心臟”——洛清河提排泵站,提排能力達到每秒29立方米,啟動建設路排水改造工程,打通主城區南北排水的主干道。
防汛管網建設僅是禹城市地下民生工程的一部分,整個地下工程還包括供暖、供氣、供水、排污等多個環節。“建管網不像建廣場、修馬路,讓人一眼就能看到。但越是這些深埋地下的工程,越和百姓的幸福指數息息相關。”禹城市委書記張安民說。
在地下管網建設過程中,禹城市擯棄臨時性修補的老辦法,按照現代化、百年不落后的高標準設計重建地下管網,對高新區內260余家企業全部實行雨污分流。排水管道不僅口徑實現了翻番,而且工程所用材質標準高、施工資質高。該市市長張磊說:“這些大口徑管道全部達到國標二級標準。我們又增加了鋼筋結構掃描、強度檢測兩道程序,經檢驗合格的才允許吊入鋪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