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塘村位于昆明西北部,由于地處山區,在這里生活的苗族群眾常年缺水。多年來五華區相關職能部門不斷采取措施解決當地群眾飲水難的問題。清水塘村民小組的書記馬勝華介紹說,他記憶里小的時候缺水的清水塘就是靠天吃飯,雨季的時候有點地表水,旱季的時候要跟著家人往返十多公里到禹都甸拉水。2006年五華區政府在村里建了50多方的蓄水池,后來為了方便群眾又在村里位置較高的地方建了一個容量更大的水池,而且每家都有了容量25到30立方的水窖,人畜用水問題暫時得到了緩解。
最近幾年,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強,農村飲用水安全再次提上了五華區政府的議事日程。根據群眾分片集中的居住特點,按照先保大片區,優先保人飲思路,通過采取集中供水和分散性供水兩種模式,先后投資2300萬元,從2016年至今完成了多項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了高位水池、新建供水管網、水源點圍網、安裝凈水設備等措施,實現了西翥片區集中供水率達到100%,供水保障率98%。
世代生活在清水塘村的苗族張大媽今年80多歲,新裝的自來水管就在自家天井里,勤勞的老人足不出戶就可以洗洗涮涮盡其所能地做點家務。今年初,五華區對農村飲用水工程提升改造基本完成,清水塘村不但引來了源源不竭的山泉水,為了確保群眾安全用水,在蓄水池的出口還安裝了日處理近50立方的凈水設備。張大媽說以前村里的人有水喝就已經心滿意足了,現在自家養的牛羊都能喝上這么干凈的水,日子好很多了。
為進一步完善西翥片區涉水基礎設施建設,2012年五華區與昆明通用自來水合作共同出資實施西翥自來水廠項目建設,新建自來水廠1座,新建水廠至沙朗、桃園、廠口片區設3條主輸水管。目前水廠建設已完成,桃園管線已貫通并通水,廠口管線、沙朗管線正在推進中,群眾的滿意率逐年提高。養殖戶老潘在村里養了40多只山羊,說起關于水的話題,老潘一邊給羊加水一邊說,早幾年為了養這些羊,每天要到山下來回挑五六擔水回來。雨季還好點,遇到今年這樣的春旱,不要說羊,人都沒有喝的。他說現在家里的水窖也會存水,主要是喂羊用。家里新裝的水管不但足夠飲用還可以打理家庭衛生。
去年五華區水務局按照區政府要求,先后制定和編制完成了《五華區涉農區域供水工程水費收繳實施方案》《五華區“十四五”農村飲水安全規劃報告》多次牽頭對西翥轄區11個社區117個小組開展了入村、入戶調查。從水量、水質、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證率、水費收繳進行摸排調查,并對農村飲水安全存在問題、訴求、建議進行調查匯總。
下一步,五華區將深化農村飲水安全管理“三個責任”落實,健全完善農村飲水安全管理“三項制度”,深入推進農村飲水安全管理工作。不斷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經營模式,通過成立用水合作社、專業水公司等方式,逐步實現農村供水“標準建、專業管、用得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