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上午,漳州市薌城區兩大項目——漳州金峰大橋和漳州市首條智慧綜合管廊暨金塘路項目同日竣工。每個項目的竣工通車儀式均用時不到10分鐘。
紅磚瓦、燕尾脊、廊亭……金峰大橋是目前可查詢到的國內跨徑最大、最長的廊橋。大橋及連接線工程依次跨越北江濱路、九龍江西溪、南江濱路,最終與廍前大道相接,全長1.6km,總投資約9.5億元。項目按二級公路兼城市主干道設計,兩側設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為瀝青混凝土路面。主橋橋型采用“廊橋薌韻”方案,在主墩位置上設置兩座橫跨橋面、極具閩南特色的觀江橋(內設展廳),跨徑達54米。橋梁兩側人行道上設連廊、大厝、亭子,總長0.8km,景觀廊橋總建筑面積4840㎡。一到夜間,景觀燈全部亮起,美輪美奐。金峰大橋是漳州九龍江上第一座具有“閩南薌韻”廊橋和古亭標志性的大橋,成為漳州一張靚麗的名片。
金塘路是目前漳州最美的一條道路,其地下的綜合管廊也是漳州首條智慧管廊。金塘路總長10.2km,總投資約36.6億元,是目前漳州投資規模最大的一條市政道路。道路紅線寬60米,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60km/h,建設內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綜合管廊、管線(含雨水、污水、給水、燃氣、電力、電信及中水等)、道路照明工程、綠化工程等其它配套基礎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道路下面的地下綜合管廊,是漳州主城區第一條地下綜合管廊,該工程也是福建第一條220千伏高壓電纜下地入廊的道路建設工程。管廊投資10億元,全長7.7公里,最深處達到7米,連汽車都可以在里面行駛自如。管廊艙體高約4米,寬約8米,分為高壓電力艙和綜合艙,綜合艙里放置低壓電力線纜、通訊線纜以及給水、中水等供水管道。也就是說,所有管線,如雨水、污水、給水、燃氣、電力、電信及中水等管線全部入地。全線貫通后有效避免今后道路開挖,減少地震臺風災害,大幅提高金峰開發區土地綜合利用率。
金塘路建成通車后,連接起市區西北部三個高速出入口,是西部進入中心城區的快速通道。同時聯通3個鎮12個村,帶動道路兩側近3萬畝工業土地或產業用地的開發利用。(本網記者 盧麗娟 通訊員 劉欽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