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四會市公布了《四會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規定四會海綿城市的推進將分為2018-2020年(近期)和2021-2035年(遠期)兩個階段實施,最終達至“水生態”、“水資源”在內的15項指標。
《規劃》明確了四會市海綿城市建設范圍,涵括了城中街道、東城街道、貞山街道、大沙鎮、龍甫鎮、下茆鎮、江谷鎮部分地區及廣東省四會監獄,總面積243.93平方公里。
《規劃》顯示,整個規劃區,劃分為9個雨水分區、57個海綿城市建設管控單元,并根據功能導向、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技術導向等原則,規劃區內劃定為海綿生態修復區、海綿建設改造區、海綿建設提升區、海綿建設引導區、海綿建設優化區等5類海綿城市建設分區。
在一系列的管控單元與分區的有機組合下,規劃區將構建出區域生態安全格局:“兩屏、兩廊、四軸、多節點”,總體形成山水伴城,斑廊成網的自然生態格局。
宏觀目標上,四會海綿城市的規劃與建設,將以嶺南文化與濱水景觀塑造為特色,完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高標準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積極建設魅力四會,全力打造廣東省新型城鎮化的典范,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