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當時看到一輛紅色轎車和一輛卡車部分陷入路中間的坑里,路口馬上堵車了。”合肥市民劉女士一邊說著,一邊提供了幾張現場照片。昨天上午11:00 多,在合肥市長江東路與郎溪路交口,兩輛沿郎溪路由北向南行駛的車輛突然陷入路面塌陷形成的大坑中。接到報警后,當地應急、市政、公安等多個部門的工作人員趕到現場處置。據調查,路面塌陷系施工臨時回填土(白天回填,晚上施工)發生下沉造成的,面積約4平方米,未造成人員受傷。現場施工方負責人表示,已在下沉處鋪上了鋼板,將對受損車輛進行賠償。
馬路中間,兩輛車陷入坑里。
車主驚魂正在行駛中,突然掉坑里
“當時車里除了我,還有我兒子,幸運的是我們都沒受傷。”回憶起事發時的一幕,合肥市民王曙(化名)對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說,當時他開車去接兒子放學,在經過長江東路與郎溪路交口時遭遇了這場意外。
王曙說,當時他駕駛轎車沿郎溪路由北向南行駛,和他幾乎并行的是一輛綠色卡車,兩車在經過路口時均發生了意外。“經過路口前并沒發現有坑。相比卡車,我的車只是右側車輪掉進坑里了。”王曙說,他的轎車在陷入坑里后與陷入坑里的卡車發生了擠壓,導致車輛右后車門受損。不過王曙告訴記者,在事情發生后,他的車就被拉走維修去了,維修費為4000 多元,施工方相關人員表示會承擔維修費用。
記者探訪大坑已回填,四周有護欄
昨天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在事發現場看到,交通依然有些擁堵,路面塌陷產生的大坑就在路口中間,路口東西兩側都是工地,現場臨時搭起的護欄對郎溪路由北向南的車流產生較大影響,車輛只能從護欄旁邊緩慢通過。
在路口中間的大坑旁邊,站著幾名拿著鐵鍬、戴著黃色安全帽的工人,大坑已被回填,周圍也圍上了護欄,禁止無關人員靠近;附近有多名交警在疏導交通、維持秩序。
在事發現場,轄區街道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接到通知后也趕到現場了解情況,“市政和公安等部門的人都來過了,確認沒有人員傷亡;具體原因還不清楚。”
記者了解到,目前長江東路改造工程正在施工。上述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長江東路與郎溪路交口也在施工范圍內。緊急處置已加鋪鋼板,將重點監控昨天,長江東路(滁州路—二十埠河橋西)改造工程項目經理黃先生告訴記者,事發時他就在長江東路與郎溪路交口,也看到了兩輛車陷入坑內的一幕。
他表示,該路口雖在施工范圍內,但都是晚上施工,當時路面上出現了一個小坑,并出現雨水倒灌現象,不太容易被發現;隨后兩輛車經過坑時陷了進去,“事發后,我們動用了叉車等,將陷入坑內的兩輛車弄了出來。”
在現場,該工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工程是去年11月動工的,計劃于今年12月完工;長江東路與郎溪路交口確在施工范圍內,為了不影響通行,路面出現大坑的地方只在晚上施工,白天用土填平。“在這次回填(事發后回填)中加鋪了多塊鋼板,也會對這個區域重點監控,避免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這位負責人說,事發路段下面有管道,和下水管道破裂也有關系,雨水和管道內的水都在這里匯集,導致土層被稀釋。
事發現場,大坑已被回填,周圍加設了圍欄。
強降雨泡軟回填土,路面塌陷咬傷兩車
事發合肥長江東路與郎溪路交口,無人受傷;已重新回填并加鋪鋼板,施工方稱將賠償車主損失事發原因強降雨浸泡,回填土松軟昨天下午,微信公眾號“合肥發布”就6月10日長江東路與郎溪路交口路面塌陷情況進行通報。通報稱,6月10日11時40分左右,瑤海區長江東路與郎溪路交口施工臨時回填土(白天回填,晚上施工)發生約4平方米下沉,造成一輛小轎車和一輛農用車車輪陷入土中。經應急、市政、公安、瑤海區相關單位到場處置調查,地面下沉原因系回填土經雨水浸泡松軟所致,之后路面已回填,現場交通已恢復。
當天下午,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發布的通報顯示,事故原因系長江東路道路改造施工中新建雨污水管道橫穿郎溪路,為保證施工過程中市民出行暢通,采取夜間施工白天放行的措施,因受強降雨影響,新回填的臨時基礎受雨水浸泡松軟,加上交口車流量大,反復碾壓出現坑洞,致使兩車輪胎陷入發生剮擦,現場無人員受傷。
昨天傍晚,記者再次聯系長江東路(滁州路——二十埠河橋西)改造工程負責人,對方表示會對陷入坑內的兩車進行賠償,目前已安排人員進行對接。
合建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伍靜 魏鑫鑫 見習記者 余康生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