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車城:53公里地下管廊“舒筋活絡”

發布時間:2020年5月14日 | 來源:湖北日報

拿著檢測儀邊走邊測,管道內燃氣壓力多少,是否有漏點等信息一目了然。511日,十堰市首條入駐地下管廊的燃氣管道加緊檢測,本月中旬將投入使用。

至此,十堰地下管廊已有通信、電力、污水、燃氣等11種管線入廊,累計入廊管線里程122公里。

十堰是全國首批10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之一。2015年以來,該市采用PPP模式投資50億元,建設地下管廊干線22條、總長53.3公里,里程數位居試點城市第二位。

“十堰地下管廊探索了山地城市集約化建設、生態敏感區綠色開發新模式。”中建十堰管廊公司負責人說,地下管廊節約了土地、減少了水、電、氣管線損壞造成的浪費,讓城市告別“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實現城市建設“里子、面子”協調發展。

地下“埋著”16項專利

511日上午8時許,十堰市北京路熊家灣立交橋迎來交通早高峰。

“地上車水馬龍,地下管廊內可跑汽車。”中建十堰管廊公司工程維護部經理劉濤介紹,火箭路地下管廊下穿立交橋,管廊平均寬度12.95米,是該市管廊最寬的路段之一,可供施工、檢修車輛在管廊內通行。

北京路是十堰城區主干道,如何做到地下管廊建設期間交通不受影響?該公司引入修建地鐵中常用的盾構技術,確保地上行車和地下施工互不干擾。

立交橋地下基樁密布,為繞開它們,公司對盾構機加以改造,在全國首次采用“小半徑急轉彎”管廊盾構技術,讓管廊在325米內4次“蛇形拐彎”,從而精準避開基樁,確保立交橋基樁安全不受影響。

管廊大多位于城區主干道地下,如果全部采用盾構技術,必將提高成本、拉長工期;如果采用開挖路面現場澆筑的方式,又將長期封閉道路。為解決這一矛盾,該公司探索出“預制拼裝”技術。

“這種技術建管廊好似搭積木。”劉濤說,他們先將一定規格的管廊在預制場澆筑成形,然后開挖路面后將一塊塊預制件拼裝起來形成管廊。

“預制拼裝比現場澆筑節約60%工期,最大程度降低了封閉道路的時間。”劉濤說,該技術填補了國內管廊建設的技術空白,并減少了70%建筑垃圾。

十堰建設地下綜合管廊需要穿山遁地、過街跨河,有的還要穿越鐵路。面對諸多困難,他們大膽探索,采取預制、盾構、管廊橋、管廊隧道等多種施工方案,累計創新使用新工藝、新技術30余項,其中有16項技術獲得國家專利。

3000“千里眼”智慧監管

51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火箭路管廊控制中心進入地下,只見管廊就像三條長長的隧道。

公司運營總監劉小鑫介紹,該處管廊寬12.95米,高4米,分綜合、電力、熱力等3個倉室,可收集電力、通信、給水、排水、熱力等市政管線。在十堰,有雙倉、三倉、四倉、隧道倉等幾種管廊型號,一般高約4米,寬7米至13米。記者看到,除了各類管線,倉頂和倉壁上還安裝著攝像頭、傳感器、自動噴淋等設備。

“每公里平均有60多個監控、檢測點。”劉小鑫說,地下管廊內由于管線種類較多,對安全要求非常高,分別安裝有溫濕度傳感器、氣體濃度傳感器、液位傳感器、感溫光纖 、感煙探測器等7大類,目前53公里的地下管廊共安裝各類監測設備3000余個。

這些監控檢測設備的終端在管廊控制中心。記者進入控制中心,只見一塊20多平方米的大屏幕上正顯示著地下管廊內的實時視頻,屏幕兩側顯示著檢測點的溫度、濕度、氣體濃度等數據。

“一旦出現漏水、漏電、漏氣等異常,控制平臺就會自動發出警報。”劉小鑫介紹,各監控、檢測數據都匯入一套智慧管理系統,系統內設定了溫度、濕度等相應的安全區間,檢測數據超過安全值后系統就會自動識別。控制中心24小時有人值班,收到警報后,會第一時間確認異常情況,并按預案處置。

目前,十堰累計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管廊智慧運維控制中心4個,保障管廊與管線運行安全。

“吃不飽”問題亟待緩解

地下管廊每公里建設資金約1億元,投入使用后仍需要運營成本,資金從何而來?

十堰市引入PPP模式,與中建三局組建中建十堰管廊公司。公司由中建三局控股,建設資金由公司市場化運作。十堰市授予中建十堰管廊公司30年特許經營權,形成“投資、建設、運營、收益”閉環體系。

“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管廊‘吃不飽’。”該公司負責人說,公司收回成本和保證運維的主要經濟來源是收取入廊管線的管理費。然而,自2018年底陸續建成以來,入駐的122公里管線尚未達到設計理論值的十分之一。管廊閑置造成一定浪費,提高了運營成本。

為何部分管線業主不愿入駐?國網十堰供電公司相關人士介紹,管線業主多為電力、通信、燃氣及供水等央企和國企,入駐管廊有延長管線壽命、方便檢修等好處,但這些公司的管線無論是線桿架空還是地下掩埋,均有較成熟的線路,入廊管線須等待以新換舊和重新規劃線路的時機。“管線入廊需要一個過程,也需上級公司統一觀念。”他說,目前我省管廊里程較少,在建設新線路時,使用傳統的建設辦法更容易通過上級公司審批。

十堰市多方調研,全力支持管線入廊工作,分別出臺《關于加強十堰市地下管線及綜合管廊管理工作的通知》《十堰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運營維護實施細則》等政策文件,明確了入廊要求,并對入廊管理費限價,以提高管線業主的入廊積極性。

“地下管廊是城市建設發展的趨勢,企業應早入廊早受益。”十堰市住建局負責人介紹,目前我省武漢、襄陽等地都在建設地下管廊試驗段,十堰已規劃中遠期干、支線管廊193公里,屆時將形成由“動脈和毛細血管”構成遍布城區的地下管廊網。記者 劉漢澤 通訊員 饒晨 葉相成 楊仁義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