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春以來,一直到4月底,鳳岡縣都被罕見的干涸少雨氣候所困擾。隨著干旱天氣的持續,供給縣城10余萬人生產生活用水的穿阡水庫“大水缸”也漸漸枯竭見底。供水公司白天蓄水,晚上放水,定時定量,地勢和樓層低矮的住戶每天能勉強接到一兩桶水,地勢和樓層高的地方將近一個月接不上水,洗漱沖廁成了居民最頭疼的難題?h城曾一度出現“水荒”,居民心急如焚。
為解決群眾用水難的問題,鳳岡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率四家班子及相關科局負責人多次到鳳岡縣水務局、供水公司、穿阡水庫及蒲水河(穿阡水庫補水源)開展調研,并召集相關鄉鎮部門召開緊急會議,啟動緊急應急預案,優先確保居民用水能夠定時定量供應,暫時停止一切工廠、洗車場、建筑施工等場所的生產用水。
為打通應急水源通道,避免因用水而引發矛盾和爭端,鳳岡縣委、縣政府當機立斷,緊急啟動西山河應急水源工程,以暫時緩解用水壓力,并立即聯系貴州省和遵義市的水務部門,決定不惜代價從正在建設的西山水庫水源西山河引進應急水源。西山河應急水源工程是由貴州省水投公司投入460萬元、鳳岡縣政府投資100余萬元,在西山白巖塘征地修建提泵站的,目前已經安裝了消毒凈化罐,并筑路挖溝,完成了鋪設管道。
4月5日,一場長達35天的應急供水戰斗終于迎來勝利,人民群眾的“生命管道”得以打通。家住縣城一陽小區6樓的楊女士在家做家務時,打開水龍頭后就準備像往常一樣去拉抽水泵的用電開關,突然,水龍頭嘩嘩地流淌出了清水。楊女士驚喜之下,忙對家人說:“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再不用抽水了!”
在緩解群眾飲水困難的同時,鳳岡縣水務局、供水公司等單位落實縣城供水管網清理工作,嚴格控制“跑、冒、滴、漏”問題,核查建筑施工、工廠作坊、餐飲洗車等行業長期存在的偷水和不交水費等現象,勒令整改并規范用水,從源頭加強監督管理,倡導縣城居民提高節約用水意識,讓每一滴水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的利用。
7月初,鳳岡召開縣城鄉供水管網改造工作會,會議決定在已投資528萬元建成西山白巖塘應急水廠的基礎上,再次投入550萬元,對何壩1.6萬噸水廠進行技術改造升級,并全面啟動縣城供水管網改造、“一戶一表”等工作,確保全縣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滿足市民生活用水需要。該工程已于7月中旬啟動,預計將在2014年8月30日前完成。
兩個水廠工程的建成投用,對城鄉供水管網又提出了新的挑戰。一方面,原有管網陳舊老化,需要重新進行更換。另一方面,兩個供水公司合并管網經營,在技術改造、管理服務、收費標準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協調。鳳岡縣委、縣政府為解決工程技術和兩家公司經營管理上的難題,投入了1560萬元進行管網改造。該工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投資1030萬元,將對縣城星港灣、和平路、飛雪街、東環路原車站、鳳凰大廈、文峰路電力局、新城北客車站路、文峰塔、體育街、林業局等十個路段進行管網改造。第二階段投資530萬元,將對縣城龍鳳大道勞動人事局、望湖小區門口、雙擁路左側、龍泉大街兩側、雙擁路安置街兩側、水務局有機食品城左側、順風保養廠河濱大道兩側、新農路兩側等八個地段進行管道鋪設,整個工程將歷時3年。
為確保工程如期完成,徹底解決縣城現有及城市擴容(2020年預計縣城人口達25萬人)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鳳岡縣委、縣政府成立了專門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措施、細化目標、分解責任、層層落實,利用發放宣傳資料、張貼公示公告、媒體新聞報道、各級各部門會議、相互轉告等形式加強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并要求工程施工方進行科學改造,搞好規劃設計,細化方案,科學施工,盡量減少對城市衛生的污染和對百姓出行的干擾。各級各部門做到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全力做好施工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工程順利完工。
鳳岡縣投入千萬元資金進行縣城供水管網改造升級,無疑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縣城即使擴容到25萬人,也不用擔心生活及飲用水問題。該工程完成后,縣城區新管網將實現水質變得更好、水壓更加增大、漏失率更加降低、管網運行更加科學、供水更加安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等諸多目標,供水系統的各方面都將得到完善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