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度杭州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建設計劃》正式發布。記者了解到,2020年杭州將堅持計劃不變、任務不減、要求不降,全力推進26個主次干線管廊滾動建設和按計劃投運,全年總體建設里程達到97.608公里。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建設的公共隧道,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杭州艮山東路地下綜合管廊)
2015年,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包括沈陽、哈爾濱、長沙等10個城市;2016年,綜合管廊建設涉及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共有167個城市;2018年試點城市繼續擴大。截至2017年底,中國地下綜合管廊開工長度已達4700公里,形成廊體2500多公里,僅江蘇省就建成地下綜合管廊100多公里,在建管廊150多公里,預計在“十三五”期間投資200億元,建成地下綜合管廊300公里。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模最大的國家。
2019年11月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表示,為進一步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保障城市地下管線運營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推進城市地下管線集約高效建設和使用,促進城市綠色發展,提出三點要求:1、健全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協調機制;2、推進城市地下管線普查;3、規范城市地下管線建設和維護。
地下綜合管廊作為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重點民生工程,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全國各地積極規劃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包括河北省、福建省、甘肅省和遼寧省等。現今,綜合管廊建設規模巨大,建設速度加快,同時如何科學合理的建設也是城市管理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此次杭州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杭州將地下綜合管廊與區塊成片開發、重要道路建設和市政主要廊道建設緊密結合,繼續推動干線、支線、纜線三種類型的綜合管廊建設,構建層次分明、系統完善的地下綜合管廊網絡體系。
據了解,綜合管廊可分為干線綜合管廊、支線綜合管廊和纜線管廊,其中纜線管廊是指采用淺埋溝道方式建設,設有可開啟蓋板但其內部空間不能滿足人員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納電力電纜和通信線纜的管廊。
(廣東省肇慶鼎湖新區團結路綜合管廊工程)
在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大背景下,纜線管廊建設規模不容小覷,與之相關的產品行業也將迎來市場增量。就拿電纜保護管來說,綜合管廊里程數的增加,線纜管廊建設也將增加,而電纜保護管的需求隨之增加。記者從行業人士了解到,電纜保護管行業近年來更新換代加快,設備和工藝落后的的企業逐漸被淘汰,而那些注重產品品質、加快產能升級的企業獲得了快速發展,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廣東寶通玻璃鋼有限公司生產的BWFRP管道就是一種新型管材的電纜保護管,質量輕、性能佳,成為了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人工島、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和廣西南寧東盟博覽會等工程的電纜保護管供應商。
電纜保護管只是城市綜合管廊配套行業中的一個細小的分支行業,但隨著城市地下管廊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城市綜合管廊建設將更加成熟和先進,相關企業和行業轉型升級加快,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像這樣細小的分支行業也將成長為“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