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節前,“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發,給人們一個措手不及,本來還是一片祥和的氣氛,轉瞬間變為緊張。疫情以武漢為中心,形成全面防控的局面,全國進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狀態。
武漢“封城”之后,全國各地很快加強防備,很多地方實行社區封閉管理,居民不能隨便外出。正常的春節假期被迫延遲,企業不能如期開工。目前,疫情還處在高峰期,管控在逐步升級。
在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下,作為管線行業,和大家一樣,面臨著同樣的困難。以前,正常環境下的市場起伏,春節之后,大家可能會有開工不足的憂慮。今年,則要看項目所在的具體城市何時允許進場施工,這個是不可商量的。所以,對于管線行業,面臨著較為被動的局面。
現在,想這個問題,估計還為時尚早,一切取決于疫情防控的結果。據相關研究,把疫情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高峰期、緩解期、消除期,據估計,前兩個階段經歷的大致時間是3個月、半年,也就是說緩解期要到年底。在不同的階段,側重不同,經濟活動的開展及表現也不一樣。
對于諸多分析,我們先不予置評。這里,我們關注的是,在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建議對中國采取旅行和貿易限制。
根據《國際衛生條例》規定,如確定正發生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總干事應當根據程序發布臨時建議。臨時建議可根據程序隨時撤銷,并應在公布三個月后自動失效。臨時建議可修改或延續三個月。臨時建議至多可持續到確定與其有關的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之后的第二屆世界衛生大會。
世界衛生大會在每年的5月份召開,也就是2020年5月份將召開第73屆大會。從1月31日宣布到5月份開會,之間正好有3個月的時間,這3個月至關重要,將決定世界衛生組織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重新定位。對于我們來說,別無選擇,必須控制住疫情,這是我們當前的頭等大事。
在這樣的背景下,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同時,為了國計民生,國家也相繼出臺了復工方案,這個是有選擇的。一段時間內,大部分管線工程無法開工,將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城市地下管線作為基礎設施、公共設施,擔負著城市正常運行的重任,水、電、氣、熱、通信等必須時刻在線,不能停頓,其公共事業性質決定了管線服務不能停止。在當前困難時刻,“保供”是硬指標,必須得到保障。為此,管線服務必須克服困難,依據不同城市的復工要求,做好疫情防控,確保“保供”不出故障。
國人好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管線服務,管線保供,作為管線行業,我們必須迎頭趕上,不能退縮。我們常講“我們是管線的守護者,是城市的守護者”,其歷史使命賦予我們困難時期當仁不讓的擔當,我們有能力,更有責任,履行我們的使命。
眾志成城,不出三個月,局面必將改觀,疫情必然受控。從宏觀層面看,即便是這場疫情,也不能改變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無法產生結構性影響,無法改變中國經濟向好的局面,這不僅是我們的共識,也是世界大多數人的共識。
但是,我們要有過一段困難日子的思想準備。因為疫情的影響,城市投資必然受到影響,新開工項目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少;在建項目,開工推遲,且出現地區差異性,是不可避免的。由此會導致項目驗收、結算、回款的推遲等連鎖反應,這已經是可預見的事實。對于企業來講,資金緊張,成本壓力加大,不可避免。
之前,幾年來,管線行業一直在“轉型升級”,已經看到了曙光,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和階段,進入到城市治理和提升的重要角色當中。今年,我們將不得不面對這只經濟上的“黑天鵝”,開源節流,一場新的“轉型升級”擋在了我們的面前,只有克服它,我們才能看到來年的曙光。
未來是光明的,而道路是曲折的,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作者:金迪管線GIS王向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