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四川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省財政廳、省水利廳聯合發(fā)布《關于2018年度省級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試點績效評價結果的通報》,對2018年度省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進行績效評價。瀘州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在全省15個省級海綿試點城市排名。全省排名的背后,海綿城市試點建設讓瀘州發(fā)生了哪些變化?1月7日,“細數瀘州城建2019(二)”來到瀘州市北濱公園,實地探訪海綿城市的建設成效。
瀘州市南北濱公園坐落于沱江兩岸,項目占地1380畝,于2019年4月28日通過驗收。瀘州市住建局城建科工作人員王夢華介紹,公園建設時便融入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從保護沱江這個“大海綿”入手,園內布設透水鋪裝、植草溝、下沉式綠地、滲透塘等“小海綿”,通過園內綠地和具有“滲、滯、蓄、凈、用”的海綿設施對匯入該片區(qū)的城西新城和醫(yī)教園區(qū)雨水進行收集凈化,以控制地表徑流污染,凈化后的雨水匯入沱江,從而起到保護沱江水環(huán)境的作用。
那么“海綿城市”到底是什么呢?王夢華解釋:“‘海綿城市’其實是一種理念。”她介紹,“海綿城市”建設就是要打破傳統(tǒng)的“以排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將建筑、道路、綠地等城市基礎設施作為載體,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而在需要時則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加以利用,提高城市彈性適應環(huán)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實現城市綠色發(fā)展。
為讓瀘州順利實現“海綿城市”建設,近幾年來,瀘州市住建局在完善海綿城市全過程管理技術管理規(guī)范、推進海綿城市監(jiān)測管控評估平臺建設、加強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培訓等方面大下功夫。2018年4月啟動瀘州市海綿城市監(jiān)測管控評估平臺建設,目前平臺已進入試運行,完成了68個監(jiān)測點位安裝、15個小區(qū)地塊48個監(jiān)測點位安裝。2019年6月,瀘州市組織了2019年海綿城市建設專家專題指導培訓會,邀請了四川省海綿城市專家對瀘州海綿城市行業(yè)管理部門、設計單位、施工圖審查單位以及建設業(yè)主等進行了海綿城市建設專題培訓。
截止目前,瀘州市竣工海綿項目41個,在建項目23個,開展前期項目5個。試點累計完成投資67.73億元,開工建設海綿城市34.33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