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寧市路面塌陷事故,截至今天上午9點30分,已陸續找到6名遇難者遺體。根據央視新聞最新消息,遇難者遺體身份信息正在核對,16名傷者傷情穩定。
幾個小時前,西寧市政府新聞辦和西寧市應急管理局于14日凌晨3點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失聯人員由2人上升為10人。
事故發生于1月13日17時36分許,青海省西寧市南大街長城醫院門前突然發生路面塌陷。監控畫面顯示,該位置位于西寧市城中區南大街體育巷口公交車站,公交車(青A60015)停靠站點,乘客正在上車。突然,該公交車車頭的地面塌陷,車頭陷入其中,路邊燈桿瞬間倒下,很快塌陷面積向公交站站臺方向擴大。視頻畫面顯示,塌陷的坑內出現火光,隨后冒出濃煙。
退役武警孫萬紅當時途經此處。他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提到,他聽到坑內有人呼喊救命,馬上趕出去,拉住了懸掛在塌陷邊緣的被困者。監控畫面中也顯示,周圍也有幾位路人相繼過來救助。但是隨后發生了二次塌陷,孫萬紅和幾位路人也陷入坑內。孫萬紅聽到巨大的爆炸聲,疑似電纜線爆炸,水管也被爆開,水涌入坑內。
孫萬紅注意到,當時坑內周圍有6、7人,他們把陷入淤泥的2名小孩和1名青年救了上來,并指揮大家站在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在救援過程中,孫萬紅腰部遭硬物砸中,身上多處骨折,隨后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西寧市第一時間展開救援,并及時通知燃氣、供水、供電等部門采取停氣停水停電措施,確保現場救援順利進行,交警開始臨時交通管制。
14日凌晨3點,西寧市政府新聞辦和西寧市應急管理局聯合召開第二次新聞發布會稱,截至目前,經初步核查,失聯人員由2人上升為10人,救援、搜尋等工作仍在進行中。
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常務秘書長劉會忠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最近國內深圳、廣州、蘭州、鄭州、廈門、達州等多個城市都出現路面塌陷問題。特別是近五年來,城市道路塌陷已逐步進入全國性災害集中爆發的高峰期,災害的發生已經遍及全國各個省市,從沿海到內陸邊遠地區,從一線大城市到二線、三線中小城市,都面臨著不斷發生道路塌陷災害的威脅,每年全國發生的災害級道路塌陷案例數千起,造成越來越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
西寧此次塌陷的原因,目前尚不可知,需要等待前方勘探。不過,劉會忠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目前頻發的路面塌陷,背后的原因無非有三類:第一,地質結構的問題,例如西北多濕陷性黃土,容易造成路面塌陷;第二,外力擾動,一般有地鐵的城市,基本上都會造成道路塌陷;第三,管線的次生災害,例如排水或者供水管道泄漏,逐漸沖刷土壤,形成空洞,也會造成塌陷。
劉會忠認為,目前國內面對此類問題,大都是應急式的處理方式,這解決不了問題。他建議,應該學習和借鑒日本的經驗,“要進行定期、常規性地巡查,對重點地區、重點道路,像地鐵沿線、供排水管線走向的道路進行重點探測和檢測。”楊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