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2020河北省兩會|省人大代表王丹:建議合理劃分出不同類型的海綿單元 讓海綿城市更“耐吸”

發布時間:2020年1月13日 | 來源:燕趙都市報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和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城市下墊面發生顯著變化,城區防洪問題日益凸顯,另一方面,河北地下水嚴重超采,地下水補充任務十分艱巨。海綿城市建設作為解決方案提上了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那么,該如何讓“海綿城市”更“耐吸”呢?省人大代表王丹建議,在城市建成區中,根據下墊面現狀和城市用地性質,合理劃分出不同類型的海綿單元,分類精準施策。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王丹代表介紹說,“水彈性城市”是指利用“滲、蓄、滯、凈、用、排”等手段,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她調研了解到,2015年12月,河北就印發了《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自2016年起,我省所有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和新建道路、廣場、公園、綠地、水系等要按照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的海綿城市建設要求進行規劃建設。老城區以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為突破口,結合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老舊小區更新、城中村改造等開展區域整體治理,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不過,她認為,當前我省海綿城市建設仍以“末端治理”模式為主,政府投資的方向也側重于雨污分流和地下管廊建設,對源頭治理和全過程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一方面增加了大量用于城市地下管廊的投資,另一方面也存在汛期大量積存在雨水管道中的污染物被雨水沖刷排入河道導致污染事件的風險。”

對此,她建議,從思路上實現從“末端治理”為主向“源頭控制、過程調節、末端排放”的全過程控制的轉變,在海綿城市建設中注重頂層設計,在城市建成區中,根據下墊面現狀和城市用地性質,合理劃分出不同類型的海綿單元,分類精準施策。

她建議,實施包括增加下墊面入滲面積比例、建設蓄水單元、采取生態修復工程、促進雨洪資源在海綿單元內部的循環利用等措施,發揮自然和生態設施對雨水的調節作用,實現雨水在海綿單元內的“滲、蓄、滯、凈、用”,減少雨洪排放,將城市洪水災害變為海綿單元內的雨水資源加以利用。

同時,她認為,還要注重過程調節。“對于海綿單元無法滲蓄的特大暴雨徑流,通過綠色基礎設施和城市防洪排澇調度調節等各種方式,綜合調節雨洪徑流過程,錯峰行洪,減少雨洪積水致災損失。”她建議說。(燕都融媒體記者 李春煒)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