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2日正式投產通氣,哈爾濱海關所屬黑河海關現場關員攜帶取樣設備,在黑河首站管道取樣口采集了首份俄羅斯天然氣樣品,并帶回海關離線實驗室進行天然氣氣質檢測分析工作,標志著海關對進口天然氣的監管工作正式開始。
海關關員對站內計量系統進行巡查。
服務前置 海關全程跟進
管道建設前期,哈爾濱海關將服務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項目列入中心工作,提前介入,提前規劃,提前落實。第一時間成立了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檢驗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及時建立與工程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的溝通協調機制;對檢驗監管設施設計方案進行科學評估,就在線計量系統、品質分析系統,實驗室建筑設計、實驗室設施配備、辦公設施配備、人力資源保障等提出專業性意見和合理化建議,確保進口天然氣檢驗檢測設施依法依規、科學設置。
哈爾濱海關關長、黨委書記盧厚林全程跟蹤管道工程項目的推進情況,多次帶隊奔赴管道穿江工程施工現場和天然氣首站施工現場,調研項目進展情況,現場辦公解決管材通關、場站建設難題,為項目及時開工和順暢運行注入了強心劑。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黑龍江穿越點位于黑龍江省黑河市的黑龍江江邊。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穿越黑龍江盾構工程是整個管道的控制性工程,施工難度極大,歷時時間長。為便于施工,加快建設進度,在黑龍江中俄兩岸穿越地點設立施工封閉區,并開通臨時口岸。
中石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北方哈爾濱輸油氣分公司副經理丁雨說:“臨時口岸開通初期,俄方海關部門只允許施工人員出入境,施工物資和機械設備則須通過黑河貨運口岸通關,所以要將貨物從中方封閉區運至貨運口岸,出境后再運到俄方封閉區,不僅要多走四十多公里的路程,還要用大量時間辦理貨運通關手續,將對整個盾構工程施工進度造成嚴重影響,我們當時心急如焚!
“就在我們最束手無策的時候,哈爾濱海關主動介入、主動服務,第一時間與俄方海關溝通協調,全面反映我們的訴求,贏得俄方海關的支持和理解,最后中俄雙方海關達成了共識,設備和物資不再通過貨運口岸運輸,可以通過臨時口岸運送,這樣將物資設備從中方封閉區直接運抵俄方封閉區施工現場,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對施工帶來了極大便利,徹底解決了我們的通關難題,也因為海關的高效服務,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黑龍江穿越盾構工程比合同期提前31天完工!倍∮旮锌恼f。
工程期間,中方施工人員和機械設備要頻繁往返于中俄兩地的封閉區。對于跨境封閉區的監管,海關所面臨的監管難度之大、辦公生活條件之艱苦、日常工作時間之長,無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2017年5月,黑河海關進駐天然氣管道“黑龍江穿越工程”封閉區進行監管。及時安裝調試了計算機網絡系統、網絡監控、電子地磅、X光機等設備,組織業務專家為中國石油管道局有限公司開展海關業務培訓,對施工人員開展進出境旅客攜帶物品注意事項、進出口貨物申報流程、檢驗檢疫知識及稅費征收等通關實務知識培訓,確保臨時口岸正常開通;對封閉區及周邊定期開展病媒生物監測,儲備急救藥品、血壓計等應急物資,為施工人員開展免費健康體檢,提供免費檢測技術支持,先后完成生活飲用水30個檢測項目和工程廢水15個檢測項目的檢測,保障施工安全。
便利通關 與項目建設無縫對接
管道建設期間,由于工期緊張,封閉區內施工不分晝夜,海關監管也實行24小時、無午休、無假日的通關制度。
封閉區施工期間,各類大型施工設備進出境絡繹不絕,一片繁忙景象。黑河海關關長石金峰介紹,為滿足企業施工進展及工程進度需要,臨時口岸實行每周七天工作制,每天工作時間從早8:30到下午17:00,無午休、無節假日及固定休息日。實行預約通關,對進出境施工人員及進出口設備和物資隨到隨檢,簡化常規“一票一報”申報模式,對企業實行了“提前備案、集中報關、即時驗放”的便捷服務措施。極大地節省了通關時間和成本,提高了通關效率,為企業施工的順利推進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確保企業通關便利,海關關員多次到施工企業開展調研座談,了解項目施工在俄方海關通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通過業務會談、專題會談、電話聯系等方式多次與俄方海關進行溝通協商,及時解決施工企業通關難題,保證了項目建設施工人員及所需設備、物資在俄方海關通關順暢;克服夏季洪水通航困難、冬季大雪道路封閉等不利影響,利用雙休日及節假日時間,加班加點為項目建設提供監管服務,解決施工企業境外搶修工程、患病施工人員及時回國就醫、俄氣工程技術人員到中方封閉區調試設備及工程驗收等實際問題,保障了工程項目的順利完成
管道建設期間,黑河海關在臨時口岸共監管驗放進出口貨物8545噸,其中進口貨物352噸、出口貨物8193噸;監管進出境施工人員3178人次,進出境行李物品3926件;監管進出境運輸工具878艘輛次,運輸工具服務人員2927人次。
依托科技 嚴把能源質量關
為確保國內百姓用上優質的天然氣能源,提升進口天然氣檢驗監管質量和效率,哈爾濱海關把SCADA監控系統引入海關監管鏈條,實現了對進口天然氣在線計量、在線檢測等全流程在線監管。在學習借鑒霍爾果斯首站、瑞麗首站和成都國家石油天然氣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地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立足龍江實際,在中俄東線天然氣黑河首站科學配置了計量設施、采樣系統、水露點分析儀、烴露點分析儀、氧含量分析儀、氣相色譜分析儀、硫化氫分析儀、總硫分析儀等實驗室檢測設備和在線分析系統,確保進口天然氣計量數據準確、氣質符合要求。對黑河首站站場工藝生產區、計量廠房等站內關鍵設施加施海關封志,防止人為改動設備運行參數,確保計量、在線檢測儀器設備在檢定期內有效運行,避免造成計量及品質分析結果偏差;將俄羅斯站場和黑河首站的計量、在線分析數據,以及黑河首站重點部位視頻監控畫面實時傳送到站場海關監控中心,實現科學監管;通過視頻監控、監管人員定期對站場開展巡檢工作,有效監控站內設備運行情況,保證站場運行安全;利用黑河首站海關離線實驗室對國家強制標準、中俄計量協議規定的檢測項目進行取樣檢測,分析判斷俄羅斯天然氣氣質組分是否符合要求,同時達到對俄羅斯站場和黑河首站在線檢測分析數據進行比對的目的,筑牢國門安全防線。
中俄天然氣管道,是中國東北方向首條陸上天然氣跨境戰略通道,將進一步促進兩國務實合作,是雙方優勢互補、共謀振興的又一重大成果。中俄東線管道項目全線建成投產后,將實現俄氣資源與我國東北、京津冀和長三角等地區需求旺盛的天然氣市場相對接,并與我國現有區域輸氣管網實現互聯互通,為我國提供清潔優質的天然氣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