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地下管廊“合肥模式”接受“國考”

發布時間:2019年11月25日 | 來源:合肥晚報

因地制宜先行先試 有成效創新多

在合肥人的腳下,一項和地鐵同等重要的基建“百年工程”正在悄然布局,三年時間構建起一個龐大的“地下世界”。記者昨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獲悉,作為地下綜合管廊國家試點城市,建設部門將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融入美麗合肥戰略規劃,發揮先行先試優勢,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試點成果正接受國家 “大考”。

管線入廊長度可繞一環十四圈

合肥在建的地下綜合管廊空間比較寬敞,部分路段還能跑車,建設管理和科技引用水平都走在了全國前列。

2016年,合肥申報地下綜合管廊國家試點城市,同年4月獲批第二批管廊試點城市資格,選取肥西縣產城融合示范區、高新區拓展區、新站區少荃湖片區開展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建設。

截至目前,合肥管廊已經建成廊體55.88公里,完成投資40.09億元;管線入廊252公里,這個長度相當于繞合肥一環路十四圈還多;同時,投入運營47.51公里,收取各類管線有償使用費5338萬元。

管線入廊大大降低了道路反復開挖施工給城市造成的影響,提升了交通出行舒適性。此外,在減少管線漏損、提升防災能力、節約用地資源、拉動經濟發展等方面也成效明顯。

“合肥模式”應用管廊建設和運維管理

經過三年試點實踐,市城鄉建設局聯動各參建單位和縣區因地制宜先行先試,探索出管廊試點項目建設和運維管理工作“合肥模式”。

“通過創立智慧監測體系,保障安全性運行。”合肥市地下管網建設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合肥市與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作研發綜合管廊安全運維管理系統,將其納入全市城市生命線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統一管理,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線的整體安全性。

該系統在全國率先實現管廊本體、入廊管線一體化在線監控管理,提供風險評估信息,讓運維單位提前做好廊內環境、管線隱患等風險的重點防控工作,達到人員精準監管、危險精準預警、事故精準處置的研發目標。

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合肥市地下管網建設辦公室牽頭研發的多網絡環境下的管線綜合管理平臺開發與應用還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此外,為了保障管廊有序實施,全市建立管線(管廊)審查機制。按照規定,自20197月起,合肥市新建、改(擴)建、大修城市道路(含橋梁、隧道、綜合管廊等)工程,在道路方案設計階段,同步進行地下管線綜合設計,并形成“管線綜合一張圖”。“一張圖”將作為后期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的重要依據,讓地下管線、綜合管廊做到依規有序、合理建設。

硬幣大小的“芯片”預警燃氣濃度

圍繞管廊建設運營,合肥專門建立起科技成果應用機制,保障管理提品提效。如今在合肥的地下管廊中,人們能看到不少國內頂尖的高端科技,這大大減少了甚至杜絕廊內管線事故的發生。

在高新區柏堰灣路,一臺功能強大的履帶智能機器人會定點深入地下管廊“上班”,實現全天候、全地形自動巡檢。

這臺機器人可以用機械爪開關消防應急閥門、電源以及防火門,也可避障越障爬樓梯登門檻,還能探測廊內環境參數、線纜溫度以及特殊部位的有毒有害氣體。如果真的發生泄漏也不用擔心,機器人會迅速分析并定位指導維修人員快速搶修。

復旦大學研制的納米材料氣體探測器,同樣也已在高新區管廊項目示范段內進行應用驗證,尚屬全國首次。這個看上去只有一元硬幣大小的“芯片”,不僅尺寸小、功耗低,而且有個特殊本領,對燃氣濃度特別敏感,達到指定濃度時就會提前預警,精確度很高,可以更好地防患于未然。ZAKER合肥記者 吳奇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