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深圳市計劃“十二五”期間完成12座污水處理廠新改擴建

發布時間:2019年9月26日 |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網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特別對于深圳這樣水環境容量小、人口急劇增長、經濟發展迅速、河流納污能力微薄、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滯后的大都市來說,治理水環境存在諸多困難。市水務部門緊緊圍繞創造“深圳質量”這一中心,以人水和諧、質量效益、綠色低碳為發展導向,加大力度進行河流綜合整治,逐步形成了水清、岸綠、景美的城市生態景觀。

河流水系生態逐步恢復

深圳全市河流310條,河道全長999公里,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5條,即深圳河、茅洲河、觀瀾河、龍崗河、坪山河,但均小于500平方公里。其中,觀瀾河、龍崗河、坪山河屬東江水系,下游分別流入東莞市、惠州市,為跨界河流;深圳河、茅洲河屬海灣水系,分別為深港、深莞界河。可以說,我市大部分河流雨源性特征明顯,雨季河水陡漲陡落,旱季徑流很少,基本沒有水環境容量;感潮河段因海灣水動力條件不佳,容易造成淤積和水質惡化。受人口急劇增長、河流納污能力微薄、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滯后等因素影響和自然地理條件的制約,一段時間以來,深圳城區河流的水質普遍受到污染,變得黑臭。

20057月水污染治理職能劃入市水務局以來,經過近6年的布局規劃、系統治理和重點突破,整治后的河流水體水質顯著改善,河流水系生態逐步恢復,兩岸景觀環境顯著提升,形成了水清、岸綠、景美的城市生態景觀休閑廊道。2010年,全市日污水處理能力426萬噸,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8.81%,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深圳河、龍崗河、坪山河上游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Ⅴ類標準;主要河流中下游除氨氮、總磷、生化需氧量外,其他指標也達到Ⅴ類標準。

圍繞“深圳質量”注重污水收集處理

在打造城市水環境的過程中,水務部門緊緊圍繞創造“深圳質量”這一中心,遵循“節水限排、正本清源、污水回用、生態補水”的治水方針,抓住污水有效收集和處理這一關鍵,以盡快改善河流水質為突破口,加快構建全市污水收集處理工程體系,全面開展河流綜合整治,加強節水減排統籌管理,深入推進源頭治污。

一是污水收集處理工程體系初步完善。在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建設方面,我市陸續完成了21項污水處理廠新改擴建項目,全市集中式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達到390萬噸/日,較2005年的177萬噸/日,新增了213萬噸/日的處理能力,翻了一番還多。其中橫崗等10座污水處理廠已投入穩定運營;布吉、福永、燕川等6座污水處理廠已通水調試;葵涌、水頭、埔地嚇等5座污水處理廠已具備通水調試條件。隨著這批污水處理廠近期全部投入穩定運營,全市污水處理能力基本與污水產生量匹配。在污水管網建設方面,“十一五”期間全市共新增930.7公里的污水管網,相當于建市前25年建設總量的1/3。目前,全市共建成污水管道長約3600公里,基本形成了污水收集骨干框架。在污泥處理設施建設方面,新建成下坪污泥固化填埋、福永污泥固化填埋、南山污泥干化、寮坑污泥固化填埋等4個污泥處理設施,處理能力達到2300/日,基本滿足全市現狀污泥處理處置要求。

二是河流綜合整治由點到面逐步突破。市水務局統籌“防洪達標、水質改善、水景觀建設”三大任務,全面、系統地開展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目前,已基本完成深圳水庫排洪河、鹽田河、大沙河、新洲河、福田河、觀瀾河(深圳段)的綜合治理。整治后的河流水體水質顯著改善,河流水系生態逐步恢復,兩岸景觀環境顯著提升,形成了水清、岸綠、景美的城市生態景觀休閑廊道,為深圳大運會“不一樣的精彩”作出積極貢獻。預計隨著龍崗河干流綜合整治二期工程和布吉河等其他主要河流綜合治理工程的不斷推進,全市河流水環境將會有一個明顯的改善和提升。

三是源頭治污工作成效明顯。通過深入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我市2010年萬元GDP水耗降至20.3立方米,處在全國最優水平;近四年,每年新增節水規模均超過1億立方米,相當于每年減排8000萬噸以上污水。通過推進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和中水回用示范工程建設,深度處理污水的同時,為河道補充環境生態用水。我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從2005年的不足1%大幅提升到目前的30%左右。通過理順排水管理體制、將建設項目排水方案納入基本建設審批程序、開展排水管網正本清源行動等措施,減少污水錯接亂排,削減入河污染負荷。

搶抓大運機遇提升城市水環境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系列部署,市水務局搶抓大運機遇,通過快速實施一批工程項目、加快在建工程進度、強化工程效果、健全應急保障體系、建立倒逼工作機制等措施,在較短時間內使重點區域的河流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市水務局已按時間節點完成負責的35項水環境綜合治理任務,統籌各區及相關部門和單位推進25項水環境提升工作,為大運盛會營造了優美的城市水環境,受到八方來客的廣泛好評。

一是直接服務于大運會的重點工程按期建成。橫崗再生水廠采用膜處理技術已向大運會主場館景觀湖補水,濱河污水廠、羅芳污水廠、南山污水廠深度處理及中水回用工程已建成并向深圳河各支流補水,生態效果明顯。

二是關鍵水環境治理工程成效日益顯現。福田河綜合治理工程截污系統、補水系統提前完工,龍崗河干流截污箱涵如期貫通,布吉、鵝公嶺污水處理廠正式通水,大沙河中下游排污口污水抽排工程等關鍵水環境治理工程取得明顯效果。

三是重點治污工程取得顯著進展。深圳灣截排二期、前海污水干管的難點工段順利打通,橫崗二期、福永、燕川3座污水處理廠提前建成并開始通水調試,上洋、龍田、沙田3座污水處理廠通水運營,觀瀾、龍華2座污水處理廠的擴建工程等也達到預定進度。

四是河流景觀提升工程如期達標。布吉河洪湖公園及迎賓館段環境提升工程、大沙河沿河美化、深圳河北岸綠化工程相繼收工,主要河流重點節點景觀不斷提升。

五是實施八項管理行動提升水平。組織實施水土保持行動、排水管網清源行動、河道管理精細化行動、污水和污泥處理設施運營監管行動、排水管網養護行動等八項管理提升行動。突出加強涉大運會場館、酒店和大運會線路等重點地段和片區排水設施清理維修、清疏養護以及水土流失整治工作,河道保潔、排水排污管理水平不斷提升,重點區域河流水環境改善較為明顯。

大運會后,水務部門還認真總結“雙迎”工作經驗,加快完善河道、排水設施、水土保持長效機制,推動全市河流水環境全面改善、持續提升。

“十二五”期間繼續推進治污工作

水務部門通過多年的實踐早已認識到,深圳沒有大江大河,難以調入河流生態環境用水、增大水環境容量,治污沒有捷徑,只能通過不斷完善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基本達到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最終實現河流水質的穩定達標。河流水環境全面達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水務部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部署,不斷創新治污思路,扎實推進各項治污保潔任務。

一是夯實基礎。抓住有效收集處理污水這一關鍵,繼續潛心推進污水收集處理工程建設,重點是抓好原特區外地區污水支管網建設;計劃“十二五”期間,完成12座污水處理廠的新改擴建,建成1800公里的污水管網。

二是系統整治。堅持“流域規劃、綜合治理、生態治河”的原則,按輕重緩急,分步推進實施河流綜合治理工程,確保整治后的河流,同時實現防洪達標、水質達標、景觀提升三大目標;計劃“十二五”期間完成約350公里的河道綜合整治任務。

三是強化管理。繼續推進節水減排,到2015年,努力將萬元GDP水耗降至15立方米左右;大力推進污水再生回用,嚴格排水管理,扎實推進新一輪排水管網正本清源行動,確保新增建設項目實現雨污分流;強化河道管養保潔,健全治污設施運行質量考核,提高設施減排治污效能,提升河流綜合效益。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