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全國最大海綿城市試點地區臨港交答卷,建海綿型道路36公里

發布時間:2019年9月25日 | 來源:澎湃新聞

總面積200公頃,26個已建住宅小區完成海綿化改造;新建、改建海綿型道路36公里,21公里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新開河道40多公里,新增調蓄湖面51公頃。這是全國面積最大海綿城市試點地區——臨港在海綿城市三年建設后交出的答卷。

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收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模式。

20164月,經國家住建部、財政部和水利部同意,上海入選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試點區就位于臨港,面積79平方公里,是全國面積最大的海綿城市試點地區。

經過三年多的建設,臨港試點區建設任務已經基本完成,今年7月份已順利迎接住建部等三部委專家現場督導,目前正在準備迎接最終驗收。919日,上海臨港海綿城市展示中心還被授牌為“浦東新區公民素質實踐基地”。

據了解,目前臨港試點區對26個已建住宅小區完成海綿化改造,總面積200公頃,新開發的房地產項目也將按照海綿城市建設標準設計建設。試點區新建、改建的海綿型道路共計36公里,其中21公里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將在臺風暴雨中發揮源頭減排和過程控制作用。

小區海綿化建設按照屋面雨水、路面和停車位雨水等不同來源對徑流雨水進行區分,因地制宜選用雨水花園、高位花壇、透水鋪裝、地下調蓄凈化設施等海綿技術措施及組合,就地消納和凈化雨水。一方面解決了小區道路或停車位破損、局部地區易積水問題,另一方面也能減少降雨高峰時段向小區外雨水管道排放的水量,有效減輕下游排水壓力。

透水鋪裝

海綿型道路在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采用透水鋪裝,使雨水迅速滲入地表,減少排入雨水管網的雨水量。雨水花園、調蓄模塊等設施發揮源頭蓄存作用,部分雨水在這些設施中滯留,避免全部雨水涌入雨水管道造成排水不暢。雨水還能在這些設施中得到凈化,減輕強降雨造成的河水渾濁。植草溝、旱溪等設施發揮轉輸作用,增加雨水排放的通道,將道路雨水引入道路外人工濕地、水體,避免雨水長期滯留在道路內。

此外,臨港試點區新建、改建公園綠地500多公頃,新開河道40多公里,新增調蓄湖面51公頃,這些系統工程在平時發揮水質凈化作用,同時新增水系和調蓄湖,在暴雨時可為試點區提供超90萬方調蓄容量,提高暴雨應對能力。今年8月“利奇馬”臺風期間,南匯新城星空之境公園雨水進入旱溪等海綿設施,路面無積水。

路邊旱溪及雨水花園

目前臨港已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控制度,建成了包括河湖水系等藍綠大海綿和道路、小區等中小海綿在內的完整海綿體,實現了水系統的實時監測和智慧調度。

其中,臨港海綿城市智慧管控平臺集硬件監測設備和軟件系統為一身,包括集成站、岸邊站、管網流量計、雨量計、監測系統、決策系統、設施運維系統等。

管控平臺在系統建設過程中融合“水彈性城市”理念,主要使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化技術,以云計算虛擬化平臺為基礎,以海綿城市數據中心為核心,結合GIS+物聯感知網絡構建海綿城市智慧管控平臺,多角度全方位實時監測海綿城市建設過程及運行情況。多源數據融合技術及數據分析技術可對海綿城市從規劃建設到運行管理實現閉環精準管理,海綿城市各區域、各部門、各系統、各設施得到高效聯動。

在臺風天,平臺可根據臺風預報情況進行應急預案演練,以圖、表、動畫形式展現防洪排澇調度方案,輔助調度人員進行調度方案制訂。在臺風“利奇馬”期間,臨港地區根據調度方案開閘排水,對河道和湖泊進行預降水位,增加調蓄容積。其中,88日排水68萬立方米,89日排水54萬立方米,810日排水72萬立方米。臺風前后,通過管控平臺數據可見,臨港地區河道、湖泊水位變化較小,控制在穩定范圍內。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