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線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是城市的“生命線”。2017年1月1日,《重慶市城市管線條例》頒布實施。該條例實施以來,貫徹落實情況如何,是否起到了預期作用?9月17日-18日,重慶市人大城環委對該條例的實施情況進行了調研。
2016年7月29日,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重慶市城市管線條例》。
按照重慶市人大常委會2019年工作要點,重慶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將于10月聽取《重慶市城市管線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
該條例的貫徹落實情況如何,社會公眾、國家相關部門和新聞媒體對管線條例的評價如何,條例是否起到預期作用,與管線條例相配套的規章、規范性文件以及其他制度措施的制定和執行情況如何等,都是本次調研的內容。
無論是在各部門的匯報會上,還是在大渡口、南川等調研點召開的座談會上,參會人員都直奔主題,談問題,提建議,把基層最真實的情況、最想解決的問題擺出來,并根據工作實際提出了意見建議。
調研發現,該條例實施以來,我市管線建設工作有序推進,新增各類管線12342公里,其中主城區新增管線10021公里,遠郊區縣新增管線1536公里,長輸管線新增785公里。截至目前,重慶市現有各類城市管線總計80199公里,其中主城區管線44059公里,遠郊區縣管線29204公里,長輸管線6936公里。
截至今年8月底,重慶市累計開工建設綜合管廊89.6公里,形成廊體68.4公里。除8個試點區縣外,沙坪壩區、巴南區、巫山縣、巫溪縣等15個區縣相繼啟動綜合管廊建設。
該條例實施兩年多來,我市管線綜合管理機制得以建立,管線綜合協調力度顯著增強,管線規劃建設管理更加規范,管線事故糾紛明顯減少,城市公共安全水平和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
然而,調研組也發現,重慶市城市管線建設中,還存在智慧管理平臺建設較為滯后、綜合管廊建設推進難度大、管線工程檔案資料不完善等方面的問題。
調研組建議,應進一步對照條例,逐條梳理未貫徹落實好的條款,拿出具體辦法,列出時間表路線圖。進一步加強各部門、單位之間的溝通協調,避免出現馬路反復“開膛破肚”的現象。對于推進綜合管廊建設,不能只算眼前的經濟賬,而要從長遠出發,看到管廊的綜合效益。積極推進管線檔案管理工作和智慧平臺建設。(吳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