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左右,市區南宗孔廟后方一施工現場,施工人員破開地面時,不慎將埋在地下的燃氣管道破壞導致泄漏。
7月17日晚,市區南湖廣場附近一施工現場,因施工單位操作不當,挖破一地下供水主管道,造成南湖廣場勞動路路段成汪洋,部分區域停水。
7月28日早上8點多,菁才中學附近一施工現場,施工單位挖破地下燃氣管道,造成燃氣泄漏。
7月30日上午9點30分左右,緊鄰衢州市區浮石二橋北側橋頭的一處工地,施工單位挖破地下一燃氣主供管,造成燃氣泄漏。
本月以來,地下管道屢遭破壞,原因何在?
各執一詞的施工方與管線方
“這些事故直接原因是施工方安全意識不強,野蠻施工造成的,像這些管線,在地面上都會有標識,以燃氣管線為例,在其埋設位置上方30厘米左右,會有一根警示帶。”市住建局一位姓項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7月30日的事故由衢州本地一家市政建設公司造成,監理方工作人員當時也在場。對于施工破壞燃氣主管道的責任,施工方的副總經理方建華表示認可,但對野蠻施工的說法,他覺得有些冤枉。“沒想到土層才清理到大概30厘米深就挖到了燃氣管道。”方建華說,根據經驗和規范,通常他們認為城市管線至少都該埋在1米深以下的區域。且施工人員稱,當時也沒有挖到警示帶。
對于這些說法,管線埋設一方的燃氣公司并不認同。該公司負責管網運行的金志輝說,主管道今年5月剛驗收,管道位置肯定距離地面有1米以上,管線上方也肯定有警示帶。
無圖紙和數據的“經驗”式施工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地下埋設的燃氣主管道位置和深度,施工方并不清楚。那么,雙方在施工前是否溝通過管線的圖紙或數據呢?
燃氣公司方面稱,施工方此前一直沒來溝通過。施工方稱,一直沒人來給他們看過,甚至之前涉及地下管線的項目論證會議,也沒有接到參會通知。
“從本月4起地下管線遭破壞事故的初步調查看,直接原因都是施工破壞。但施工方和管線方,也都像7月30日事故一樣,存在著對地下管線情況和相關圖紙數據溝通不暢的問題。”市安監局工作人員徐文和稱。
一根供應衢州全市燃氣的主管道,就在一些“不清楚”和“估計”之中,不慎被挖破了個大口子,發生了泄漏。所幸,破損的主管道迅速得到了封堵和修復。所幸,這幾起管線事故都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然而,并不是每一次的不慎挖破,都能“幸運”的沒有導致危險。包括燃氣管道在內的那些地下“生命線”,在城市建設和保障城市運行中還存在哪些可能的“危機”?是否被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投入與溝通?本報記者還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