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北江新區水浸街的問題將大大改善。記者昨日獲悉,北江新區建設大道改造工程已經完成,該工程不但能提升道路通行能力,還能改善北江新區的城市內澇問題。
“一下大雨,時代城附近就水浸,現在建設大道改造完成,希望這種情況不會再出現。”昨日,途經三水建設大道的市民余明說。余明住在時代城小區二期,此前每逢大雨天氣,小區周邊不少道路都會遭遇水浸,給附近居民帶來較大不便。隨著建設大道改造完成,這種情況將得到有效改善。
去年下半年,西南街道開展三水對外經濟開發區“三舊”改造道路項目——建設大道工程。該工程道路為東西走向,西起北江大道,東止于口岸大道,項目性質為舊路拓寬改造工程,路線長1374.98米,道路等級為城市支路,標準路寬20米,雙向兩車道,設計車速為每小時20公里,總投資約3000萬元。
項目相關負責人陳廣達介紹,建設大道原路面有龜裂、局部下沉等現象,而且排水管網日久失修,局部堵塞嚴重,每逢雨季,路面坑洼積水,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3月底,道路改造基本完成,路面也由原來的水泥路面升級為瀝青路面,再配以道路兩側整齊挺拔的秋楓行道樹,整條建設大道干凈整潔,呈現出北江新區嶄新的城市風貌。
陳廣達介紹,經過半年施工,改造后的建設大道累計完成雨水管道埋設1236米、污水管道埋設930米,投資額約550萬元。“我們把原來的管道進行了替換,并重新進行規劃設計。根據沿線樓盤容納的雨水量重新設計,符合北江新區遠期發展需求。”工程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的暴雨都可以應付,基本解決該片區排水不暢的問題。
據了解,根據北江新區道路規劃,西南街道還計劃今年第三季度對建設二路、北江大道南延線進行道路升級改造,以徹底打通斷頭路為目標,逐步完善北江新區“棋盤式”的路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