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線清理后干凈多了,整個環境得到提升,人家來買東西,感覺也好了。”新城勾山老街一位商戶為“蜘蛛網”整治點贊。
告別空中“蜘蛛網”,得益于舟山正在如火如荼推進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其背后是舟山小城鎮環境整治中積累的經驗。記者從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日前舟山出臺了《舟山市加強小城鎮強弱電管線建設管理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旨在進一步加強全市小城鎮“線亂拉”存量治理和管控,保障強弱電管線有序建設、長效管理,全面消除小城鎮空中“蜘蛛網”。
告別空中“蜘蛛網”,重在源頭、重在長效。出臺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治理范圍、內容及標準,并圍繞事前規劃、事中建設、事后管理等環節建立健全全流程的長效機制。據了解,該指導意見提到的強弱電管線,主要是指電力、廣播電視、通信等強弱電的管道、桿路、室外箱體、傳輸線纜、入戶線纜及相關附屬設施,建設管理包括新建、遷移、改建以及后續維護管理;指導意見明確了整治范圍,列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范圍的區域及其周邊。
指導意見還明確了強弱電管線的整治標準,如鄉鎮(街道)建成區內的主干道、重要街道、重要街區、重要節點,原則上要求上改下;除實施線路上改下的主次干道外,鄉鎮(街道)建成區內其他道路及鎮區內鎮間道路的弱電線路原則上采取“多桿合一”;鄉鎮(街道)建成區內的重點區域不得有入戶飛線等。
“除了整治有規范外,此次出臺的指導意見,對管線整治后的管理也作出了明確要求。”舟山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后新建、擴建、改建的鄉鎮道路原則上5年內不得因強弱電管線建設活動再開挖,大修的鄉鎮道路3年內不得再開挖,已采用管道地埋敷設方式的鄉鎮道路不得再新立桿路。
另據了解,指導意見還完善了舉報獎懲制度,對“線亂拉”行為屢禁不止、“線亂拉”治理不主動配合,或阻礙“線亂拉”綜合執法的單位和個人,通過新聞媒體向全社會公開曝光,并納入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據統計,今年全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已完成強弱電線路“上改下”78公里,完成“架空線纜梳理”270公里,“入戶線整治”34826戶,總投資達2.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