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間夠小汽車雙向行駛 國內最大預制三箱管廊這樣建成
地下綜合管廊,可把“散居”的管線一次性敷設到位,從而極大減少因道路重復開挖而頻繁出現的“馬路拉鏈”,在國內市政建設中愈發受到關注。記者6月4日了解到,在已完工的成都龍泉驛區玉虹路配套市政工程建設中,首次采用的寬10.5米、高3.6米地下三箱綜合管廊,為目前國內最大尺寸的預制式三箱管廊。其3個倉室不僅完全獨立,甚至足夠家用小車輛雙向行駛。
傳統的單箱管廊,往往不能滿足污水、燃氣、電力、通訊等不同城市管線的獨立使用的要求。用于成都玉虹路配套市政工程“三箱整體式”綜合管廊,由綜合艙、燃氣艙、污水艙3個獨立艙室組成,集給排水、燃氣、電力、通訊等功能于一體。在建設施工中,其由數百節每節長約2米的預制管廊,在地下“接龍”而成。
“所謂預制,是建筑生產企業在廠區內將管廊的組件生產完成后,運抵施工現場直接拼裝的施工方式!笔┕挝弧⒅需F八局橋梁公司科技部部長王江說,綜合管廊預制技術與現澆工藝相比,在有地下水的條件下也能施工,管廊主體結構現場裝配速度快、精度高,甚至不需要混凝土底板基礎,“甚至,面安裝管廊,后面就可以還土,恢復路面交通,效率極高!
作為國內目前最大的預制式三箱管廊,玉虹路配套市政工程所用的預制管廊,每一節的單體重量就達60噸。在組件制造中,中鐵八局橋梁公司采用了獨特的三箱芯模結構,并利用直徑28毫米的雙層鋼筋加固周邊各框架。
“約1米寬的燃氣艙在中部,兩側分別為綜合艙、污水艙。由于管廊安裝在地下10米左右,針對地下水滲透等情況各艙室密封性要求高,其管廊壁厚度達到300毫米。”中鐵八局橋梁公司總工劉志明說,由于更大尺寸的“四箱管廊”往往由兩個獨立“雙箱管廊”并排組成,目前這種預制式、三箱管廊已達到國內單體管廊的最大尺寸。在該型管廊的設計制造過程中,已經形成“城市綜合管廊進行預制式的芯模結構”等6項技術申請國家專利。
那么每節預制管廊如何“拼接”? 中鐵八局橋梁公司相關技術人員介紹說,每節管廊的拼接前端和后端分別為凹、凸狀契型結構,安裝時施工單位可在連接處貼好膨脹膠條、楔形膠圈;吊裝就位后,還需要在每節管廊之間連接孔內插入預應力鋼筋;最后進行類似“上螺絲”的預應力張拉、封錨及泌水試驗,整個管廊便拼接完成!坝窈缏啡湔w式綜合管廊的成功制造、安裝,為我國大型地下管廊工程的工廠化生產、拼裝做出了有益的嘗試與探索。”中鐵八局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郭相武說。丁浩 本報記者 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