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北京市將結合城市道路、軌道交通和城市新區建設,建成地下綜合管廊150公里至200公里。此項工程將改變以往挖開路面、斷路施工、“開膛破肚”的地下管線搶修方法,提升管線運行可靠性和防災抗災能力。
4月17日,位于北京保險產業園和王府井的兩處地下綜合管廊首次面向公眾開放。其中,北京保險產業園地下綜合管廊敷設于石景山園北一區規劃二號路、實興東街道路下,全長約1.5公里,內設雙艙,電力單獨成艙,將給水、電力、供熱、通信等管線綜合鋪設在廊道內,為整個園區提供市政配套。
記者在現場看到,北京保險產業園的地下綜合管廊非常寬闊平坦,宛如人們常見的地下通道,中間可并排行走4人,管廊兩側敷設著整齊的線路。
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地下管線如遇突發異常,維修人員可從入口處直接進入地下綜合管廊進行作業。建成后的北京保險產業園地下綜合管廊可滿足園區總體定位需求,提升園區市政配套設施的安全可靠性,提高管線運營維護水平。
王府井綜合管廊地處北京核心區、大牌商家聚集區,建筑十分密集,屬于優先建設綜合管廊的區域。專家認為,在此建設綜合管廊,有利于管線的運營維護,避免挖掘道路,保證管線安全和地區正常的商業活動。
據專家介紹,王府井綜合管廊工程是一個典型的在老商業核心區隨軌道交通建設的綜合管廊項目,實現了軌道交通和綜合管廊有機的結合。
據記者了解,今年北京計劃開工建設冬奧會延慶賽區、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等綜合管廊項目約30公里。(記者 于立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