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線是城市運行的“生命線”,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數字城市、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礎。近日,日照市城區地下管線測繪成果及信息系統共享平臺項目建成并順利通過驗收,這標志著日照市對城市綜合地下管線的信息管理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過去,全國各地由于對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重視不足,“重地上、輕地下”、“重建設、輕管理”,地下管線底數不清,缺少管線資料數據,造成停水、斷電、通訊中斷、“馬路拉鏈”等現象時有發生。就日照市而言,2007年日照市內已開展城區地下管線普查及信息化建設,但經過十年的運行,一些新增、改建、遷移、廢棄管線逐年增加,綜合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已經不能滿足城市管理運行需求。
自2016年3月份開始,日照市利用一年半的時間,對城區內新增、改建、遷移管線修測補測,探測新增管線2602公里,核查變更管線973公里,同時建立了日照市綜合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共享平臺,完成新老管線數據整合。
日照市城市建設檔案館管線科的楊光銳告訴記者,針對綜合管廊檔案信息化管理這一全新課題,在地下管線系統共享平臺建設中,實行管廊工程聲像檔案和地下綜合管線數據、檔案數據、基礎地理信息的統一管理,為綜合管廊檔案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個創新思路。例如在海濱五路上,加了一個管廊的重要基礎設施的攝像檔案的掛接,圖中顯示的是當時海濱五路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情況。
據了解,日照市綜合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共享平臺共錄入各類管線點259274個,管線長度5285.2公里,實現了地下管線信息的動態更新,可為管線規劃、建設、管理部門和管線權屬單位提供信息共享和交換接口,可提供多源數據統一管理維護和多元化共享服務。
“系統共享平臺在全面運行后將充分發揮地下管線信息數據在我市規劃建設管理和城市安全運行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地下管線信息資源,避免‘信息孤島’。下一步,在做好系統管理和維護的同時,積極推進地下管線綜合信息系統與數字化城管平臺、智慧城市融合,充分發揮共享平臺在城市建設發展中的作用,為城市‘生命線’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日照市城市建設檔案館副館長尹德梅介紹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