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在公園園林綠地建設和改造過程中,從設計到施工充分考慮雨水滲蓄和利用功能,加大喬木和灌木栽植比例,形成喬、灌、地被自然多層次合理配置的植物群落,提高了綠地對雨水的滯留和疏滲作用。同時廣泛應用透水材料鋪裝,采取綠地下沉處理,坡地修建魚鱗式樹穴,設置雨水罐、滲水井,選擇適應能力較強的鄉土植物等措施,發揮綠地、濕地和景觀水體的雨水調蓄功能,最大效率地消納自身及徑流雨水,不斷提高城市綠地的“海綿”作用。
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都市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式。實現海綿城市建設的科學性、系統性,要因地制宜、根據實際編制好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把海綿城市的規劃建設落到實處,并建立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儲備制度,積極穩妥有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把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貫穿于今后的城市建設和改造中,圍繞建筑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城市公園綠地、城市水環境這四大系統抓好示范項目的建設,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在總結示范項目有關經驗的基礎上,加強區域性的海綿城市建設。隨著呼和浩特市海綿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城市將更加宜居,市民的幸福指數將再提升。(記者 郝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