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7日,不到早上7點,昌江大水網項目中的小農水利項目唐村段正在施工,轟隆隆的機器聲熱鬧非凡,十幾個工人正干得熱火朝天,與周圍的荒地形成鮮明的對比。
“我們想要在這片田地周圍建上溝渠。”說這句話的是項目經理謝建詳,按照圖紙的要求,這片上百畝的農田將建設24400米長的排洪溝、灌溉溝等設施。
聽到機械作業的轟鳴聲,不遠處唐村書記韋福強聞訊趕來。 “這片土地已經荒廢了很久,直到去年引入了大廣壩的水,才開始可以種植西瓜。”韋福強說。
韋福強告訴記者,這片土地因為地勢比較低,附近也沒有水源補給灌溉,經常出現雨季臺風季的洪澇災害、旱季的土地干涸,所以土地也丟荒3、4年。因為丟荒太久,土地的地塊兒、邊線無法辨認清楚,所以土地還存在無法確權的問題。
“等到修好了,對我們村可是一件大好事。” 韋福強高興的和記者說,等到時候把排洪溝等設施修好了,這片田就可以有水灌溉了,希望那一天早一點可以到來。
據介紹,按照項目計劃,唐村排洪溝等設施的鋪設從2016年11月1日開始,因為去年年底受到了雨季影響,預計到2017年9月份完工,建設完成后,大廣壩的水就可以流入這片農田達到有效灌溉。
然而唐村段的水利建設僅僅是昌江黎族自治縣大水網項目一個細小分支。
何為大水網項目?大水網建成后能做什么?昌江黎族自治縣縣長林安告訴記者,大水網建設簡單的講就是“引東方之水、解昌江之渴”,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實施“五大”工程的建設,以石碌水庫、大廣壩干渠、珠碧江和昌化江為主干,通過連通工程建設,建成一個水系縱橫連通,水源豐沛,顯山露水的秀美昌江。
“大水網建成后可形成‘四個水網’的大水網局面,分別是大水源網、灌溉水網、供水水網和生態水網。”林安介紹說,大水網的建設早在2015年10月就已經開始啟動,大水網工程建設包含5大主題工程36項子工程,計劃總投資72.2億元。
林安說,目前,五大工程已完成立項3項,開工2項,開工實施的主要是配套完善昌江大廣壩灌區和石碌水庫灌區的渠系水網和江河防洪工程,已投入水務建設資金3.41億元。
對于籌備建設,林安表示,“引大濟石”工程前期工作由省水務廳負責,目前處在可行性研究編制的階段,計劃于2018年10月份動工;村鎮集中供水工程已完成PPP前期工作,計劃10月開工建設;2017年計劃投資約6000萬的高效節水項目、“四河一渠”中的 “東海河和保梅河”兩條河流的項目,也計劃在7月全面開工。
根據預估,昌江“大水網”建設完成后,不僅能極大提升年供水量,從根本上解決昌江西部石碌、海尾、昌化、十月田、烏烈、叉河等6鎮15萬人的飲水問題,也能直接為全縣新增農業灌溉面積近10萬畝,推動昌江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