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煙臺開發區金沙江路管廊規劃敲定 有WIFI監控可自動報警

發布時間:2017年5月17日 | 來源:水母網

517日訊(YMG記者 鄒春霞 通訊員 張健 王安 馬雙軍 ) 地下綜合管廊被很多人稱為城市的血管、城市良心。什么是地下綜合管廊?將來建設的地下管廊長什么樣子?

作為2017年度煙臺市重點項目,開發區金沙江路管廊規劃設計方案敲定,記者通過規劃文本,為您揭秘地下管廊“長”啥樣?

長的啥樣?

比一層樓高,里面能行車

金沙江路綜合管廊,將來建于開發區金沙江路道路下。

記者跟隨開發區規劃局市政處工作人員,一起來到金沙江路。“整個管廊西起奇山路,東至五指山路,全長5.1公里。”據工作人員介紹,管廊由低壓電力艙、高壓電力艙和綜合艙三個并列方形通道組成,凈高將近5米,比一層樓還高。

仨艙室并排寬度達10米,像一個中型會議室那么大。

“整個管廊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地下通道,各種管線分別放置在三個隔開的艙室,就像家里的衣柜,管線放在里面碼放得很有條理。”指著規劃文本,工作人員介紹道,開發區金沙江路地下綜合管廊行車寬度達到1.3-2.2米。

“正常巡檢人員騎個電動自行車或開搶修車通行是沒問題的。將來檢修維護也很方便。”據介紹。

里面有啥?

地下管線的“集體宿舍”

將來地底下5大類8種地下管線都將納入進來,管線管徑從0.2米-0.8米不等,稱得上是地下管線的“集體宿舍”。

在綜合艙,布置有高溫熱水、給水、中水管線。將來,那些填埋于地表深淺不一的水管將統一入地下,避免了地面施工“誤傷”水管的事故發生,防止意外停水。

在電纜高壓艙,布置220KV110KV電力電纜;低壓艙有35KV10KV電力電纜落戶。高低壓分艙建設,避免10kV35kV配電線路運行故障對110kV220kV輸電線路的影響,保障了供電安全。

今后,電纜接入管廊,電力線路不再架空在馬路邊,不受自然惡劣天氣影響,不用擔心刮倒電力設施造成停電。

考慮到未來隨著城市發展,會有其他管線納入,所以管道里還預留其他管線空間。

施工啥方案?

預留兩個車道,減小對市民出行影響

站在金沙江路,這條路是開發區東西向主要干道之一。馬路上車來車往,路兩側高樓林立,然而,非常影響景觀的就是巨大的電力高壓線。

“將來管廊施工,頭一個挑戰就是高壓線咋挪?這片兒都是小區、學校和醫院,一停電涉及范圍很大。另外,安全因素也需要謹慎施工。”工作人員介紹,重點部位施工時吊車的吊臂都要經過計算,局部大型機械也得換成小型機械。

記者了解了一下管廊施工的大致流程:先把道路挖開,兩側打模板支護,再綁上鋼筋,進行澆注混凝土。

經勘探,金沙江路下的地質條件很復雜,5.1公里長有將近3公里是淤泥。“施工時一挖就是水,這種形態對施工降水、打鋼板裝支護等工序都是一種挑戰。”工作人員介紹說。

有啥特點?

管廊內采用可裝配式支架

為把開發區地下管廊建成精品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很高。

“工程的標準要達到一級防水,為啥這么設計?因為金沙江路地下水位高,經我們勘探,3米以下就是地下水。所以防水對管廊內的管線壽命有重要意義。”工作人員介紹,為了達到一級防水的標準,工程所有的用材,比如說,混凝土、鋼筋等等,都采用相應防水標準。

此外,管廊內還采用了可裝配式支架。“傳統的支架是現安裝現焊接,它的焊接點容易上銹。可裝配式的支架是在工廠里預制的,它在混凝土成型的階段就預留好一個槽。”記者看到,這種支架可以插到槽里,擰上鏍絲,這個支架在槽的滑道里還能隨著管線的粗線調節長短、高矮。

管廊內的新風系統也很有特點。據介紹,每隔200米管廊就有一個通風口,傳統排風系統分別在兩側設兩個洞,靠氣壓的作用將空氣自然引入隧道里面,在本設計中,兩個通風口分別裝上了專門的風機,吸取新鮮空氣,排出濁氣。

安全咋保證?

智控人控相結合,監控點能自動報警

開發區金沙江路綜合管廊工程內設自動化控制、消防、通風、供電、照明、監控與報警、排水等附屬設施,通過監控中心可以對管廊進行實時監控,實現智慧管廊。

“管廊內設有監控點,將安裝智能全自控管理系統,溫度、濕度、氣體等及時監控,出現問題能一目了然,及時調控。比如可以對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監控,一旦發生火災,系統會自動報警并同時啟動滅火系統,假如自來水流量有變化,系統會自動關閉閥門并自動通知檢修人員。”工作人員說。

此外,管廊的井蓋采用的是液壓式井蓋,從里面能打開,外面不使用專門的機械設備拽不開,這樣就不會發生閑雜人員隨意進入管廊的事情了。

一般的地下工程都沒有手機信號,將來在管廊內會不會也這樣?工作人員透露,管廊內wifi全覆蓋,方便檢修人員對現場拍照傳上系統平臺。

有啥新技術?

給管廊建3D模型,輔助施工和運營管理

大數據和3D打印,眼下這兩項最流行的IT技術也將在開發區金沙江路綜合管廊工程中應用。這也是我市市政設計施工領域首個應用BIM技術的工程。

啥叫“BIM”?就是“建筑信息模型”,通俗點說就是通過采集海量的工程數據,將整個工程在設計階段用3D的模型呈現出來,給項目決策者、建造施工者等一個直觀的感受。

“管廊內各種粗細不一的管線、人員出入口、投料口、出風口等等設計相當復雜,無論是圖紙階段還是施工階段都極易碰到意外變化,傳統設計方法是文本式的,它看上去是平面的,這些管線從哪個節點拐彎,誰和誰相交平面很容易搞錯,一旦有改動往往需要將圖紙一改再改,浪費時間和精力,而引入BIM后,不僅準確率和效率大大提高,將來在后期的現場施工、驗收以及運營管理中都將起到很好的作用。”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