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破解地下管廊建設的"綠色密碼"

發布時間:2017年5月17日 | 來源:吉林日報

現代化城市的標志不僅是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綠草如茵的公園等光鮮的“面子”,更要看“里子”——地下管網是否通暢安全。如果說“面子”是城市的風貌,那“里子”則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撐起“面子”。

地下綜合管廊將電力、通信、燃氣、熱力、廣電、給排水等眾多元素匯聚在一起,一些“城市病”在這里會迎刃而解,是城市“地下高速公路”。

2015年,我省成為全國城市綜合管廊建設試點省,21個城市開工建設管廊264.57公里,累計形成廊體118.92公里,完成投資100.72億元。今年,將開工建設120.39公里,計劃投資101.61億元。到2020年,我省計劃開工建設1000公里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預計投資1000億元,可帶動相關產業投資約1860億元。

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序多,工期長,開挖體積大,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對百姓出行造成影響,面對傳統管廊建設的弊端,森煌集團獨辟蹊徑,進軍預制管廊領域,破解管廊建設存在的諸多問題。

森煌集團坐落在吉林市,是我省首家生產管廊構件的企業,并參與了國家及我省預制管廊相關行業標準的制定,掌握了行業話語權,目前已與“中國三冶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將進軍國內裝配式地下綜合管廊市場。

來到森煌集團采訪時,最先去看的就是他們的一個“秘密基地”——試驗室。董事長苗春生說:“我們對全國管廊建設進行了大量的考察和調研,發現傳統的管廊建設方式開挖面大,施工現場影響環境,還影響交通,怎么才能讓管廊建設走上‘綠色’之路,我們做了很多努力。”

森煌集團將大量資金和精力用在了研發上,投資200萬用于試驗室建設,研發總投入已近1000萬元;炷翗损B室、成型室、膠凝材室、混凝土耐久室、力學室等10個功能室應有盡有,各種高端精密儀器和設備陳列其中,在這里能夠完成預制管廊的受力、抗滲、凍融等各種功能的測試。

這項環保、節能、節時、建設不擁堵的專利技術——裝配疊合式綜合管廊,是森煌集團的“殺手锏”。

功夫不負有心人,此項專利技術讓吉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召開會議專題研究,確定該企業為裝配式管廊建設的產業化基地。

專利終于有了用武之地,吉林經開區管廊工程成為了裝配式管廊試點,這也體現了對森煌集團專利技術的認可。

但是,這一專利的產生并不簡單。雖然傳統的現澆管廊建設有費工、施工周期長、生產難于實現工業化等缺點,但整體性好,抗震性能優;而預制管廊雖易于實現建筑構件的工業化,構件制作不受季節及氣候限制,且施工速度快,但整體性、抗滲性差,不利于抗震。

能不能將二者的優點結合在一起呢?這樣就可以去“劣”存“優”,制造出更加綠色環保的產品。經過反復的試驗,裝配疊合式綜合管廊應運而生了。產品由預制部分和現澆部分組成,就像一塊夾心餅干,兩塊預制板之間夾的是現澆混凝土。

一輛輛汽車把在車間生產好的預制板拉到管廊施工現場,用吊車把預制板輕輕吊起,像“搭積木”一樣把預制板逐一拼裝在一起,直接構成整體廊道。由于裝配式管廊混凝土預制構件是雙面墻板之間配雙向分布鋼筋,通過格構鋼筋連接為一體,安裝就位后在雙面墻板之間澆注自密實抗滲混凝土后即可回填,不僅提高了管廊建設速度、標準和質量,還大幅縮短工期,最大限度減少對城市環境、交通的影響。

這是森煌集團給記者演示的裝配疊合式管廊建設工藝流程,讓記者非常震撼。

為了配合這一專利技術,森煌集團還建立了BIM研發中心。在每個預制構件中都安裝了RFID芯片,為每個構件進行唯一編號,同時將芯片的信息寫入BIM模型,共享建造工程中的數據,項目的進展也可以用三維的方式進行展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效率,實現了集約型管理。

一招棋,破難題:從質量上看,生產工藝科學可控,能夠保證構件的強度和管廊質量的穩定性和耐久性,整體一次澆筑管廊全截面的技術從根本上提高了管廊的整體性及抗滲性;從效率上看,大部分工序在工廠完成,天氣對施工影響有限。施工現場只需安裝作業和部分澆筑作業,建設速度是現澆筑管廊的56倍;從環保上看,裝配式管廊開挖體積小,回填量少,比現澆式更加節水、節電、節地,節省支護材料,并可大幅減少噪聲和建筑垃圾污染;從成本上,綜合成本與現澆持平。

有了這一“法寶”,森煌集團立即建設生產線。20165月,森煌集團開始建設年產60公里預制混凝土管廊構件及100萬平方米裝配式房屋項目,共建設3條生產線。目前投資1.8億元的第一條生產線已建設完成。今年5月末投資4億元的第二條生產線將投入運營,屆時,全年可完成60公里裝配式管廊構件的產能目標。

森煌集團引進德國安夫曼和索瑪、三一重工等國內外一流的混凝土構件生產線,包括混凝土澆筑機、振動臺、養護窯、立式裝窯車、電氣控制系統等,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成品質量好,配合企業ERP輔助管理平臺,達到了設備集中控制、數據同步共享、成品質量可追溯的“智能4.0工廠”建設標準。

采訪結束時,森煌集團總工程師劉全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根據施工實際測算,建設1公里管廊,現澆式建設需要90-100名工人,工期為60-80天;而裝配式建設相同長度的管廊只需30名工人,工期為25-30天。

裝配式管廊在我省雖是剛剛起步,但星星之火必呈燎原之勢。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