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成都,中央財政支持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現場會,與會領導視察“天府管廊”
部長看成都
關鍵詞
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
和諧宜居 生活城市
“成都市堅持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相互支撐、相互促進,體現了科學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盡管未列入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但成都在海綿城市建設方面的做法,昨天依舊得到了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的點贊。
在中央財政支持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交流匯報會上,葉建春公開援引成都的做法,在向各地市長推薦的同時,對成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
成都做法1 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城市
“成都市堅持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相互支撐、相互促進,體現了科學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成都在海綿城市上的推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也引起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的點贊。
他在會上公開援引了成都的做法,并向各地市長推薦。地下綜合管廊與海綿城市是緊密聯系的系統工程,成都以全國管廊試點城市為契機,同步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形成海綿城市為管廊建設提供基礎支撐、綜合管廊為海綿城市理念落實創造基礎條件的工作格局,共同促進了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質提升。
在海綿城市建設上,成都市已按照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的有關要求,編制了《成都海綿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制定了海綿城市規、建、管技術規定,加快推進海綿型小區、海綿型市政、海綿型公園等建設。全面推進130個示范項目實施,其中青龍湖一期等重大生態示范項目已全面建成,結合中環路改造、管廊建設等工程實施的海綿化改造已形成示范。
成都做法2 海綿城市+河長制
不管是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環城生態區、宜居水岸等重大項目,還是確立今年中心城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的“河長制”,對葉建春來說,都非常有吸引力,“我現在就要去看‘河長制’”在會議間隙,葉建春專門抽時間前往考察成都“河長制”的實施情況。在他看來,成都在海綿城市建設和全面實行“河長制”兩者結合起來形成水環境治理合力,進而改善整個水環境,是可行的,也是他的希望。至于如何結合,則是他前往考察成都全面實施“河長制”的目的,“要看看成都是怎樣的做法,然后才能討論兩者結合的問題。”
葉建春認為,“河長制”要以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等六大任務,建立健全以黨政領導為核心的責任體系,分級制定河長職責,強化工作措施,完善配套措施,落實并嚴格制定考核辦法,為維護河道健康制定制度保障。
住建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章林偉建議,成都在打造海綿城市上,還可進一步完善建設思路。“從源頭減排,從過程控制,從治理著手,統籌協調地表水、地下水和防洪排澇,通過采取滲、蓄、滯、凈、用、排等多種措施的有效銜接,共同構建城市良性水循環系統。”
記者 李彥琴 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