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地下管廊,很多市民腦海中浮現的一般都是這樣的場景:黑漆漆的地下、巨大的管道、污水流通的聲音……然而,現實中的地下管廊是怎樣的呢?日前,國際旅游島商報記者走訪了海口市地下綜合管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跟著項目工程人員進入施工現場,直擊地下綜合管廊的施工情況。
現場:寬敞明亮的“地下世界”
已完工的長濱路地下管廊
在海口市長濱路的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場,記者跟隨中鐵四局現場工作人員走入地下。
據悉,長濱路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已經完工,只等管道和電纜安裝后投入使用了。記者了解到,2015年4月,海口市成為全國首批10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之一。隨著工程順利推進,已經施工完畢的長濱路地下管廊,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察團來此參觀學習。
走進地下2層,寬敞明亮的空間打破了記者原本的認知。由于是地下密閉空間,還殘留有些許裝修的氣味,但是并不明顯,頭頂的照明設備讓整個空間一覽無余。雖然說是地下管廊,但截面并不是圓管形,而是一個矩形空間。
一進入地下管廊,首先看到兩邊墻壁上冒出的很多金屬管,這些都是電纜支架。記者了解到,長濱路段是一層3個倉,分別是綜合倉、高壓倉和燃氣倉。記者進入的是綜合倉,在綜合倉里,有電力電纜、通信電纜以及巨大的通水管道。細長的金屬管是承載電纜所用的支架,像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電纜,統一安排在通信一側。記者得知,目前中國聯通已經開始在此安裝電纜。
記者參觀時,工人正在綜合倉里焊接水管,巨大的水管是整個空間里最顯眼的存在。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隔壁的燃氣倉管道也已安裝完畢,透過兩者間墻壁的窗口,記者可以看到燃氣倉的大概模樣:一根巨大的管道是主體,這是今后運輸燃氣的“主干道”。記者得知,在海口市試點城市中,海口率先實現燃氣管道入廊。
此外高壓倉也分在同一層的另一邊,與燃氣倉相對。記者了解到,由于高壓電和燃氣都具有一定危險性,因此要將其單獨分出來,既方便以后進行維護,也隔絕了發生危險的可能。
正在施工的椰海大道地下管廊:規格最高
隨后,工作人員帶領記者來到位于海口市萬達廣場附近的椰海大道地下管廊施工處。據悉,此處是目前全市規格最高的一處地下管廊。
椰海大道地下管廊與長濱路不同。這里不僅深度更深,之前的管廊一般深度為7、8米,而椰海大道這里的管廊最深達到11.5米,而且是兩層4個倉,在分類上更細致,分為高壓倉、燃氣倉、電力倉和綜合倉。原本長濱路綜合倉里有電力電纜和通信電纜,分別位于倉的兩側,而在椰海大道,電力電纜和通信電纜分為兩個倉,分別是電力倉和綜合倉,分類更加細致,也更方便以后維修人員的維護。
記者了解到,由于椰海大道人流車流量很大,也給此次施工帶來了一定壓力,加上挖深比以往要深,施工時間也比較緊,也是此次施工的難點。據悉,目前工程已經進入了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預計2018年4月份整體完工,到時候整個管道也可以試入廊。
在長濱路管廊,記者看到頂部有一個類似空調的紅色裝備——當然,這并不是空調,而是一種叫做氣溶膠的物質,這種物質可以在發生火災意外時噴發出來,將火撲滅,也就是相當于滅火器的作用。在椰海大道也有類似的裝置,不過兩者外形有所差別。
管線“走”的公共隧道
據悉,地下綜合管廊是鋪設電力、通信、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是專門給各種管線今后“行走”的隧道,其底部將為多層防護的平地,而且還預留了檢修車通道,人可以在管廊內自由走動。但底部并不用來排水,與人們印象中的大型“下水道”不完全相同,因為通水管道需另外安裝。
據了解,長濱路管廊布置在道路中央分隔帶下方,目前長度約為2.3公里,椰海大道目前長為7.1公里。此外,還有新海港天翔路的管廊,因地處沙土地段、地下水豐富,這段管廊的施工工藝更加復雜,因此,長為895米的天翔路管廊就用了與長濱路不同的施工方法。據悉,管廊試點項目總里程43.5公里,目前已全面開工。截至4月18日,已建成廊體20.64公里,完成投資25.19億元(含征拆2億元)。
海口市地下綜合管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目前只負責管廊工程建設,完工后交由政府負責,至于管廊內管線將如何放置、采用何種材料保護管線等問題,將具體交由燃氣、電力等相關部門決定。
據悉,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杭州推進會議以及即將在成都召開的管廊試點工作現場會上,海口市均被推薦作典型經驗進行發言。
管廊完工后:再也不用擔心臺風斷水斷電了!
那么,地下管廊有何作用呢?
首先,管線維修和交通堵塞的問題。眾所周知,我們現在很多管道都是埋在道路底下,一出現任何問題,就要開挖馬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現在馬路上車輛越來越多,管道施工就會造成交通堵塞。而地下管廊則不會。舉個例子,比如某天通電電纜出問題了,只要讓維修人員拿著設備到地下綜合管廊進行維修即可,既方便了管線單位的維修和和管理,也避免了影響交通的問題。
其次,基礎設施管理問題。由于之前的某些工程缺乏前瞻性,一些管線工程沒有留下準確圖紙,建設系統缺乏精準信息數據,致使有時候會發生挖開后碰到障礙物而不得不繞道、改線、改管等現象,對于管線單位而言,也是一件麻煩事。未來地下綜合管廊建成后,將極大提高海口的基礎設施質量和管理水平。
最后,就是臺風斷水斷電的問題。海南經常遇到臺風,夏天時,強臺風來臨,對地上的電線桿、高壓電箱、燃氣管道、水管等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驗,臺風破壞這些設備后,不僅要麻煩維修人員進行維護,對于沒水沒電的市民而言,也是一次“痛苦的經歷”:大夏天沒水沒電可還好?有了地下管廊,水電氣等管線進入地下綜合管廊,將得到有效的保護,再也不用擔心斷水斷電了!
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也有人說過,檢驗一座城市的發達程度,一場雨足矣。而地下管廊,不僅可以排水,還解決了其他管道問題。走在這個地下綜合管廊里,記者感受到,這里,不僅是管道通行的“地下世界”,也是這座城市變得更好的一個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