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地鐵即將開工,隨之而來的不光是包頭人對于地鐵的期待,還有地鐵建設中必然要經歷的“陣痛期”,在繁鬧城市中破土動工,盡管是地下潛行也難免驚擾四方,更不知明天會挖到什么……
萬事開頭難,城市中各種管線淺埋于城市道路之下,對地鐵的施工造成了重大影響,科學合理地排除城市管線施工的干擾才能保障地鐵建設的順利進行。
和其他城市一樣,包頭歷時多年的城市建設和發展,今天的中心城區,其地下空間各種管線縱橫交錯,星羅密布,甚至是彼此的權屬、鋪設標準和規范各異,卻又在一個空間內集體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城市運行不可或缺的條條血脈。在地鐵修建之前,管線如何遷改,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關系到城市供水、供電等多項民生設施,如何做好管線遷改方案也是對城市建設者們的一次考驗。
地鐵工程是城市最大型的地下工程,尤其是地鐵車站,將會是乘客使用最為頻繁的交通基礎設施,因此車站的位置、布局是否合理會直接影響乘客今后使用。在地鐵設計中特別是車站設計中,為滿足地鐵施工條件,將對車站主體施工范圍內的管線進行永久性的改遷或臨時性的遷移。那么改遷和臨時遷移的過程中,涉及燃氣、電力管線、通訊管線等線路,一旦開工建設,會不會導致居民區大面積斷電、斷網、斷通訊呢?
據了解,地鐵與市政管線同處于地表淺層地下空間,二者在使用城市有限的地下空間時,需要相互避讓,化解矛盾。既保證市政管線的正常使用,又不影響地鐵基坑的開挖。因此需要對管線進行臨時性和永久性的改遷。
其中,永久性的改遷是將原位置的管線重新規劃,在不影響施工及市民正常生活的范圍內對其進行永久調位改遷,并不再回遷。而臨時遷移是在無法滿足規劃要求時,為地鐵施工臨時將管線改移到施工區外,待地鐵土建施工完成后,再按照規劃回遷恢復。軌道交通建設需要進行開挖,為盡量減少軌道施工給居民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據包頭地鐵集團負責人介紹:“在管線遷改方面會按照能保護的不遷改,能建成永久設施的不做臨時設施的原則,盡量同槽開挖、減少工程投資和交通影響。在此期間,涉及到管線遷移的地方將會有暫時性的斷電、斷網等情況,但施工單位會提前埋好預留管線再做遷改,基本上在幾小時內會重新接通管線,不會影響市民正常生活。”同時經過多年運行,個別地下管線已嚴重老化,影響施工安全或滿足不了城市的使用要求,也將結合地鐵的施工進行升級改造。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為了減少路面開挖頻率,降低投資成本,為城市長久發展做規劃,考慮到綜合管廊近遠期規劃建設時序(2016-2020)與地鐵建設時序重疊,具備同步建設的條件。市政府研究決定,在地鐵建設的同時,沿線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實現包頭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與軌道交通建設“統一路由、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實施”。
“地鐵施工期間,會在中心城區內規劃建設一座200米長的地鐵車站,在開工前,需提前對周圍300米長范圍內的管線全部遷改和保護。目前,地鐵開工在即,可以預見的是地下空間內涉及的管線有:雨污水管線、自來水管線、熱力管網、燃氣管網,以及通信管線和電力管線等。”包頭地鐵集團的負責人介紹說。
據市城建委負責人介紹:“為確保地鐵項目于2017年5月如期開工建設,城建委對軌道交通站點地下管線遷改工作進行了統一安排部署。初步確定了管線遷改工作步驟為:范圍制定、管線核查、路由設計、遷改方案、遷改合同簽訂、遷改施工6個階段實施。目前,已經完成對部分車站的現場放樣、基礎資料收集、管線數據核查等工作。與此同時,管線遷改初步路由設計和制定遷改方案業已完成,待進一步對管線準確定位后,管線遷改工作即可進入具體實施階段。”作者:孫凈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