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太和縣翰林廣場附近的供水管道,被一家施工單位的挖掘機挖斷,水柱噴出數米高,現場一片汪洋。所幸,該管道供水區域尚沒有居民入住,居民生活未受影響。
16日16時30分左右,太和縣自來水公司工作人員發現,監控室內的儀表突然發生變化,管道壓力銳減。“城區供水管道發生泄漏,請立即派人巡查。”指揮人員迅速將指令發送至各個搶修隊伍。2分鐘后,幾輛搶修車從公司開出,開始對城區供水管道進行排查,尋找漏點。
搶修人員剛出門,太和縣自來水公司接到群眾反映,漏點在解放路翰林廣場附近,管道損毀嚴重。“水柱像噴泉一樣,噴出幾米高,現場一片汪洋。”昨日,太和市民楊先生回憶當時的情況時稱。在他提供的視頻中,潁州晚報記者看到,巨大的壓力之下,自來水伴著泥土形成一道黃色的水柱,噴向空中,高度幾乎與附近樓房的二樓相同。
據太和縣自來水公司經理朱杰介紹,事發路段正在修路,施工方的挖掘機駕駛員實施作業時,挖斷了供水管道。由于該管道屬城區供水主管道,口徑為300毫米,水量較大。
根據現場的情況,自來水公司立即停止對該管道供水,然后進行了搶修。而目前翰林廣場的入戶管道正在施工,尚無居民入住,停水并未對居民生活造成影響。
朱杰告訴潁州晚報記者,近年來,類似的情況一直困擾著供水部門,主要原因是施工方在沒有通知供水部門的情況下,擅自施工。由于施工人員不清楚地下管線的設置情況,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
朱杰呼吁,相關部門及施工單位在城區進行施工時,事前應該與供水、供電、通信等涉及地下管線的單位取得聯系,在他們的配合下進行施工,以免對居民生活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