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建言錄】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統籌城市地上地下建設,再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啟動消除城區重點易澇區段三年行動,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據我了解,地下綜合管廊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目前,智慧管廊建設已成為大勢所趨,涉及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統等多種新技術,亟待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相關標準加以規范,以加速提升管廊建設產業的智能化水平。
因此,我建議有關部門牽頭實施圍繞智慧管廊的“1+N”基礎設施建設工程,“1”是打造全國性的智慧管廊專網,實現相關政府部門之間的專線互通,“N”是推進各類可視化、智能化信息平臺的建設,包括管網智能監控云平臺、管網信息地圖、智能預警和報警系統、巡檢系統、事故診斷與事故仿真模擬系統等。同時,還應加大管廊建設中的信息安全投入,引入云防護等新型安全防護手段,以保障信息的共享和交互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