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蘇州市水利局獲悉,今年是蘇州市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全市村莊生活污水治理率要達80%以上。
2015年年初,蘇州在全域8488平方公里范圍內啟動農村污水治理計劃,提出3年投入100億元,為覆蓋5000個重點村、特色村的30萬戶農戶生活污水“接管”。2015-2016年,吳中區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451個。重點推進沿太湖金庭、東山、光福鎮全覆蓋治理工程,完成242個。通過二年治理,完成投資4.75億元,全區規劃布點村莊完成治理833個,占總數950個的87.7%。
吳中區結合農村環境整治行動,區政府每年下達改廁任務。到2016年底,全區改廁率達到100%,解決了露天糞坑和糞缸。2017年,全市計劃治理1200個村莊,實現重點、特色村全覆蓋;繼續推進農村地區一般村治理工作,全市農村地區生活污水治理率達80%以上。
據吳中區水利局排水科科長許振華介紹,吳中區今年將實際落地73個村莊,太湖、浦莊、橫涇、郭巷4個集鎮區21個未接管地塊將全部治理完成,61座獨立處理設施修復工程中已有41座開工建設,計劃投資1.8億元。今年6月底前,水務集團著手金庭、光福、東山農村生活污水全覆蓋治理工程的掃尾。
據悉,今年,金庭鎮農村污水治理將實現全覆蓋,涉及104個自然村,13920戶農戶,約4.5萬農戶從中受益。
新聞鏈接
污水處理“蘇州經驗”
金庭鎮地形條件復雜,吳中區水務集團針對全鎮104個自然村,因地制宜選定四種工藝方式組合運用來治理農村污水:
一是建設一體化小型獨立處理設施47套,覆蓋47個自然村,運用德國的固定床生物膜技術,結合污水排放量的多少,靈活設置獨立設施的規模。
二是建設人工生態濕地8處,覆蓋10個自然村,在環島公路節點位置做一些點綴,力爭實現生態效果和景觀效果的有機融合。
三是接管47個自然村,主要是針對距離鎮區較近的村莊,配套新建一座1萬噸/日的污水處理廠和30.8公里的主管網,污水收集后集中處理。
四是針對少數偏遠分散農戶,采用一體化凈化槽配合處理,確保全島農戶生活污水收集無遺漏、全覆蓋。(記者 惠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