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昨天零時50分許,鹽田區海山街道轄區深鹽路西行方向鹽田供電局路口附近發生路面塌陷,塌陷處長約6米,寬約6米,初步測算預估塌方量約400立方米,塌方造成直徑800毫米污水管破裂,未造成人員傷亡。據初步調查,該塌陷因地鐵施工引起。
事故發生后,施工項目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搶險預案,深圳地鐵集團、第三方監測單位、各管線單位、鹽田交警大隊、海山街道辦、海山街道田東工作站、區安監局、環水局、住建局等單位立即趕赴現場,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應急處置工作小組,對事件應急工作實施統一指揮;2時30分,4臺泵車及24臺混凝土罐車開始對坍塌路面進行回填處理;8時30分,塌陷處已回填混凝土完畢,周邊建構筑物及各管線變形監測穩定,未見異常,安全可控,供水、供電、供氣未受影響,相關單位每隔2小時對周邊建構筑物、各管線、地面塌陷處及隧道內進行監測,截至18時,數據一切正常。
當天上午9時許,鹽田區委副書記、區長吳德林到坍塌點進行現場指揮,要求各部門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立即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針對塌陷所造成的交通壓力,鹽田交警部門發出繞行指引,由于深鹽路自客運站路口至海山路口西行方向實行全封閉臨時管制,交警建議西行車輛在東灣路口繞行臨海路或在客運站路口繞行梧桐路。9時30分許,記者在事發現場周邊了解到,由于實施臨時限行措施,梧桐路和海景二路車流量比平時明顯增多,但通行秩序基本正常可控。17時,塌陷處已用約400方混凝土回填完畢,鹽田區交管部門采取了交通管制,確保深鹽路東西方向均可限速通行;受損污水管正組織搶修,已啟動分流管道,污水不會外溢;該路段供電、供水、供氣未受影響。
市住建局地質專家會分析認為,現場應急處置措施積極有效。對坍塌的原因初步分析認為:1.根據對地質條件的分析,本區段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存在富含水的卵石層及填石層,中風化花崗巖起伏變化大,厚度不均現象較明顯,導致隧道頂部以上中風化花崗巖厚度變化影響拱頂穩定,當厚度較薄時,拱頂可能產生冒頂,引起地面坍塌。2.根據對坍塌部位的觀察,附近小區的污水管未接入市政污水管,污水排放長期滲入地下。加之卵石層含水豐富,地下水位較高,引起隧道內涌水涌泥。(記者 呂薇 楊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