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內江市“十三五”期間全市鄉鎮污水處理廠將基本實現全覆蓋

發布時間:2017年3月1日 | 來源:四川日報

“每天保持5080人,交叉施工、錯峰施工,最大限度加快推進工程進度。”224日,內江市市中區白馬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項目施工現場,機械轟鳴。建設單位現場代表雷振介紹,春節后,工人加班更密集,平均每天要多干三小時。

從白馬鎮沿沱江往上游走,沿途的椑木鎮、銀山鎮、東興區新江街道辦事處清流村等地的污水處理廠施工現場,同樣在加班加點趕施工進度。

內江是依賴沱江水源的城市之一,而沿江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率低。污水處理迫在眉睫,曾經的鄉鎮污水處理站升級為污水處理廠,一字之差,體現的是政府部門對污水處理力度。

227日,記者從內江市環保局獲悉,“十三五”期間,全市鄉鎮污水處理廠將基本實現全覆蓋,絕不允許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排沱江。

設施建設滯后 處理效率偏低

內江市現擁有420多萬人口,工業企業460多家。多年來,內江中心城區僅有一座市污水處理廠,僅能滿足主城區部分地區的污水處理,沱江東岸至今沒有污水處理廠。“鄉鎮污水處理形勢更為嚴峻。”內江市環保局水環境管理科負責人介紹,白馬鎮、椑木鎮、連界鎮、銀山鎮等沱江沿岸重點鄉鎮,長期沒有大型污水處理廠。雖然全市修建了76座鄉鎮污水處理站,但有24%的鄉鎮污水管網不到0.5千米,47%的鄉鎮污水管網不到1千米。配套管網建設滯后,導致污水處理效率偏低。

資金短缺,是建設污水管網最大的“攔路虎”。據了解,內江市環保系統申請到的國家和省級環境保護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建設鄉鎮污水處理站,不包括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同時,住建部門資金投入主要在城市,對鄉鎮投入相對較少,鄉鎮自籌管網資金難度較大。

2012年就將污水處理廠項目立項,建設時間卻一推再推。”白馬鎮小城鎮辦公室主任龔劍說,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該鎮有3.2萬人,是市中區最大的鄉鎮,建污水處理廠總投入預計1億元。“對財政吃緊的鎮財政來說,一個億就像一座大山。”“以前建的污水處理站處理量有限,鎮上正謀劃建設一個污水處理廠。”224日,市中區永安鎮副鎮長段景耀告訴記者,內江不少鄉鎮的污水處理設施急需提檔升級。

目前,內江大部分的鄉鎮污水處理站采用的工藝是厭氧+生態濕地工藝。以史家鎮為例,其污水處理站建在河岸邊,植物去污不僅改善了水質,也讓河邊成為一道風景。但隨著時間推移,洪水沖刷,導致植物損失嚴重,冬季時植物枯萎,污水處理效果更差。

污水處理站的日常運行也需要相應的技術人員來管理,受鄉鎮交通條件、薪酬待遇、工作環境等因素影響,管理人員是在當地村鎮招募的,缺乏專業技術,操作不當容易造成設備損壞、植被大量死亡等問題。污水管網的損害也是造成污水收集率降低的一個突出問題。

引入社會資本 彌補資金缺口

改變鄉鎮污水處理問題是現實的、急迫的,引入社會資本,便成為內江治污的“破局”思路之一。

白馬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項目,是內江市首個采取PPP模式實施的項目,也是四川省第一批省級PPP示范項目。“社會資本參與建設,極大降低了政府投入成本。”龔劍介紹,通過公開招標,博川水務與博天環境組成的聯合體為中標人,與白馬鎮簽訂了特許經營協議,經營期30年,含一年建設期。而場鎮污水處理費和政府專項補貼,則是給社會資本維持污水處理廠運營的一顆“定心丸”。“在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上,我們正積極探索更多‘白馬模式’。”內江市環保局水環境管理科科長曾祥貴坦言,目前內江市的PPP模式并不多,我們鼓勵各級政府與社會資本多溝通,根據地方的財政能力,社會資本的投資回報率等,商討出更適合本地實際,也更能吸引社會資本的實踐模式。

此外,市中區也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將全區鄉鎮污水處理站運行維護委托給第三方實施,費用從區財政中支出,補貼污水處理站的維護費,具體為每年2.9萬元。目前,內江在水費中增加污水處理費,資金專項專用,可以基本滿足污水處理站的費用。

另外,內江市環保局、住建局、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更多項目納入扶持范圍,彌補建設和運營資金缺口。同時積極向上爭取政策,從國家層面建立對鄉鎮污水處理站的補償長效機制,為污水處理提供持續的財力保障。

81個重點項目 治水項目占七成

“對3.2萬場鎮居民來說,建污水處理廠是一個盼望許久的夢。”白馬鎮居民陳亮告訴記者,過去,生活污水經簡單處理后排到沱江,導致江水又臭又臟。污水處理廠開建那天,全鎮居民鼓掌相慶。“污水處理廠建成后,全場鎮的生活污水集中到這里,經處理后排放的水至少達到一級A類標準。”內江市環保局監察支隊負責人說。同時,廠內將安裝在線監控設備,24小時監控氨氮、總磷等排放情況,并有專人定期巡查,保證水質達標排放。

隨著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和白馬鎮、椑木鎮、連界鎮、銀山鎮四個場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將為改善沱江干流內江出境水質、實現“十三五”治污目標提供強力支撐。

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的建設,是內江打贏控污戰役的重要戰場。今年初,內江市印發了《內江市2017年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重點項目表》,持續推進內江沱江流域綜合治理和綠色生態系統建設與保護,明確了2017年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重點項目81個。“81個項目,七成是治水項目。”內江市環保局水環境管理科負責人說。翻看項目表,81個重點項目包含新開工項目52個、續建項目25個、改建項目4個,總投資80.99億元。其中,“碧水工程”項目61個,總投資71.29億元。

掛圖作戰,內江給出了具體的任務圖、時間表。要求市、縣()各部門對照清單,每個月進行調度,每個季度實行掛牌,每半年一次考核、年終進行檢查,加快組織實施,確保抓出成效。(郭飛 周海波)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