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烏魯木齊將啟動的東進場高架道路工程計劃建設4艙室地下管廊。
近期,東進場高架道路綜合管廊工程可研、設計進行公開招標。
根據(jù)招標項目概況,東進場高架道路綜合管廊工程起點為安寧渠路,終點至河灘快速路,管廊全長約8.56公里,與機場內綜合管廊形成系統(tǒng),便于集中穿越鐵路、公路等設施,納入管線為燃氣、電力、通信、給水、熱力管線,管廊設置4個艙室,計劃投資約15億元。
記者從市建委了解到,東進場高架道路由于工程量大且復雜,今年主要建設綜合管廊,啟動前期征收工作,根據(jù)功能定位,工程可與待建城北主干道管廊及南北向管廊形成綜合管廊體系。
電力排管因安全要求較高,需單獨放置,一般管廊分為綜合艙和電力艙,在新醫(yī)路西延、衛(wèi)星路等路段新建的地下綜合管廊也有劃分成3個艙室甚至4個艙室的。東進場高架道路的地下管廊設置為4個艙室,也是為了使不同管線的劃分更加細致。
據(jù)悉,東進場高架道路綜合管廊是根據(jù)高架線路敷設,項目的實施難度肯定也會比普通的管廊項目更大一些。
近兩年,首府在玄武湖路、衛(wèi)星路、新醫(yī)路西延等地建設了綜合管廊。
審查專家組一致認為《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市政配套工程(軌道交通2號線二期)可行性研究》提供文件資料完整,對項目的必要性和方案合理性論述較為詳細、充分,研究深度和內容達到編制要求。
為確保工程與機場改擴建工程同步實施,項目組將盡快啟動初步設計,為下階段開展的初步設計審查順利通過做好準備工作。
地下綜合管廊:指通過統(tǒng)一規(guī)劃設計、建設,將電力、通訊、供水等市政公用管線集中敷設在一個構筑物內的一種現(xiàn)代化、集約化的城市公用基礎設施。和地下通道很形似,只不過通道走人,綜合管廊走各類管線。
益處: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既可以避免道路反復挖掘,而且在各管線需要開通時,只需要通知有關負責部門,接通接口即可,有效解決“馬路拉鏈”“蜘蛛網”等城市管理難題。(記者王媛媛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