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訊地面只留一個通風口,所有管線從地下穿過,城市告別天上的“蜘蛛網”、地上的“馬路拉鏈”……今日下午召開的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破解地面反復開挖、架空線網密集的城市弊病。
長沙是首批國家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目前高鐵新城片區勞動路、金桂路等16條地下綜合管廊已開工建設,其他試點建設任務也在緊鑼密鼓地開展相關工作。
《意見》提出,在全市規劃中已明確須納入地下綜合管廊的新敷設或遷改的所有管線,必須全部強制入廊,既有現狀管線根據實際逐步有序遷移至地下綜合管廊。凡按照規劃必須強制入廊的管線,在規劃、國土、建設、城管等建設審批環節中,應不予受理管線以直埋方式的建設或改造許可審批,不予安排管廊以外的管線位置,不予辦理用地許可、施工許可、挖掘許可。地下綜合管廊有償使用、合理收費。
根據《意見》,長沙將以地下綜合管廊“百年工程”為基本建設質量目標,建立地下綜合管廊工程質量終身責任永久性標牌制度,接受社會監督。加強工程檔案管理,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向地下綜合管廊主管部門及城建檔案管理機構同步報送工程檔案。
同時,探索和創新長沙在經濟新常態下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投融資、建設、管理、收費、運營模式和機制,探索并制定地下綜合管廊構筑物的產權認定和登記制度,鼓勵和吸引更多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到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相關產業鏈中。
到今年底前,確保國家試點工作建設任務基本完成,到2020年,力爭建成100公里綜合管廊并投入運營。到2030年,城市新建城區及部分老舊城區基本建成和運營約400公里干支結合、成片成網、安全高效、覆蓋全市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體系。(記者 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