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下午,東莞市環保局召開工作會議,全面部署推進2017年全市環保工作,要求全市各級環保部門緊緊圍繞環境質量改善這一核心目標,全面打響水污染治理攻堅戰,統籌深化污染治理,強化環境調控,加強環境管治,推進環保體制改革,落實環保黨政同責,補短板、還欠賬,全面扎實做好各項工作。
三成重點工作任務涉治水
春節過后上班第一天,東莞市副市長喻麗君便帶隊奔赴一線,到相關鎮街督導調研水污染治理工作。而在東莞市環保局,僅過去的10來天時間,便緊鑼密鼓接連召開了現場指揮部署工作會議、局長專題會議、局長辦公會議,重點就水污染治理等重點工作進行研究部署。
在東莞市環保局局長方燦芬看來,這一系列行動顯示,東莞市委、市政府對全市環保工作特別是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視和關注、對改善全市環境狀況的迫切期待和堅定決心,同時也表明今年全市環保工作、特別是治水工作任務的艱巨性和緊迫性。
“前幾年花大力氣治理大氣污染,效果顯而易見,很多老百姓都看到了越來越多的藍天,可相比治氣,治水的難度更大,問題更復雜,東莞的老百姓的呼聲也很大。”談起接下來的治水攻堅戰,一名在一線奮戰了10余年的環保老兵如是說。
據方燦芬介紹,2016年,東莞市委、市政府把全面打響水污染治理攻堅戰作為實施“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發展”戰略的十大行動計劃之一,同時,今年市十六屆人代會把水污染治理作為全市環境整治作為市人代會唯一在大會由全體人大代表表決通過的提案。《東莞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十三五”規劃》還明確“十三五”時期投入近500億元開展環保整治10大工程。
“要使環境治理成效與老百姓的感受更加貼近,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環境獲得感,已成為當前環保工作的大局。”方燦芬透露,此次會議下發的市環保局2017年度重點環保工作任務,其中涉及打響水污染治理攻堅戰的工作任務就有19項,占全部70項重點工作任務的近三成。
跨鎮河涌探索市級掛牌督辦
任務明確提出,2017年將落實治水“1+N”工作體系,爭取在今年一季度內全面建立市領導包鎮督導和聯合督辦制度、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工程獎勵機制、工程責任考核機制、工程臺賬管理制度、工程責任清單銷卡制度,全面強化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保障。
與此同時,任務明確,2017年要確保完成不少于500公里截污次支管網,力爭建成700公里。
據東莞市官方此前通報的數據,2014年至2016年第一批截污次支管網工程建設管網總長度419公里,涉及水鄉片、石馬河流域、虎門、厚街和長安等19個鎮27個項目,總投資約29.96億元。截至2016年12月20日,已完成管道施工總長246公里,管網建設任務完成率為58.5%。
這意味著,一旦上述關于不少于500公里的截污次支管網能夠在年內完工,屆時全市截污次支管網里程將較上一年至少翻一番以上。
此外,任務還提出,2017年將啟動10家污水廠新擴建、2家污水廠提標改造,確保完成4家污水廠新擴建工程,并全面啟動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在跨界水污染問題上,任務提出,將參照省人大、省政府跨市督辦的做法,建立跨鎮重點河涌市級掛牌督辦制度,牽頭制定掛牌督辦的跨鎮重點河涌污染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推進跨鎮重點河涌上下游同步治理。(記者/黃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