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召開后,市住房城鄉建設委迅速召開黨組擴大會議,黨組書記、主任王宏偉傳達學習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意見。
會議要求,住建委要深入學習貫徹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認真落實好市黨代會每一項戰略部署、每一項目標任務、每一項工作要求。全委要振奮精神,銳意進取,勇于創新,扎實工作,為建設樞紐型網絡城市、推進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設全面上水平而不懈努力。
“十三五”建成地下綜合管廊干線系統
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指出,“加強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將納入今后5年主要任務中。
據介紹,廣州市作為2016年中央財政支持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以建設“國際一流”地下綜合管廊為目標,堅持高規格、高能效、高效益、高標準,大膽創新、勇于探索,努力示范引領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健康發展。廣州成立了地下管線(管廊)建設領導小組,市長任組長,定期協調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建設中的綜合性重大問題。
2016年廣州市開工建設7個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總長度96.8公里。其中廣州市中心城區(沿軌道交通十一號線)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廣花一級公路地下綜合管廊及道路快捷化改造配套工程和天河智慧城綜合管廊工程等3個重點項目建設規模、實施難度和建設意義較大。
根據市國規委剛剛編制完成的《廣州市綜合管廊專項規劃》, “十三五”期間,廣州市計劃新建250公里地下綜合管廊,到2020年,初步建成廣州市地下綜合管廊干線系統,全面提升廣州市地下管線的建設管理水平。
科韻路架空高壓線將下地釋放土地
廣州市住建委相關人士介紹,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對城市的發展主要有四方面的利好,一是解決城市道路反復開挖、管線事故頻發等問題,保障城市安全;二是將電力線路下地入廊,增強電網安全,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三是提高城市供水和通信安全和應急能力;四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空間環境。
記者在廣州市中心城區(沿軌道交通十一號線)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現場了解到,該工程建成后,目前科韻路架空高壓線將可全部下地,釋放出周邊土地。
據介紹,在架空高壓線周邊進行土地開發有嚴格的土地退讓標準,一旦高壓電線下地,將可為區域釋放出更多的土地,對周邊居民來說也是極大利好。
與地鐵十一號線地下綜合管廊相接的天河智慧城綜合管廊,也是2016年廣州作為國家綜合管廊試點城市的試點項目之一。
項目建成后,將釋放原高壓架空線沿線兩側高壓走廊用地約300畝,節約了寶貴的土地資源;架空線納入綜合管廊后,改變了區域上空電線交織的現狀,極大地提升了區域生態景觀環境;給水、排水、電力、電信和燃氣等直埋管線納入綜合管廊統一管理,有效提高市政管線使用壽命和運營安全的同時,實現了市政道路下地下空間的集約利用。按照住建部對試點項目的考核要求,該項目試驗段已于2016年12月份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年底完成。
地鐵11號線地下管廊可“串聯水電”
廣州市中心城區(沿軌架空高壓線交通十一號線)地下綜合管廊沿地鐵十一號線環形敷設,經由天河、白云、越秀、荔灣區和海珠5區,線路長48公里。除了釋放出更多的土地,該管廊還串聯了廣州市中心城區11座現狀變電站、18座規劃變電站,連通了中心城區周邊9座水廠,可實現東部與西部、南部水廠的互聯互通,提高供電、供水應急能力及安全性。也就是說,過往單個水廠或單個變電站出現突發性情況,就導致區域停水停電情況將極大得到改善,因為水廠和變電站可進行統籌跨境供應。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管廊項目目前已開挖了18米的基坑,工程進展順利,計劃2022年完工。該管廊采用盾構技術,與地鐵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大大降低了建設成本,減少了施工期間對地面道路的交通影響。(記者 田桂丹 通訊員 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