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產業改革與企業發展委員會”PPP咨詢與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袁世喆
綜合管廊(日本稱“共同溝”、臺灣稱“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綜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它是實施統一規劃、設計、施工和維護,建于城市地下用于鋪設市政公用管線的市政公用基礎設施。
綜合管廊的建設成為了目前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熱點,綜合管廊的優點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1.確保道路功能充分發揮。綜合管廊的建設可以避免由于敷設和維修地下管線頻繁挖掘道路而對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的影響和干擾,確保道路交通通暢。
2.有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各類市政管線集約布置在綜合管廊內,實現了管線的“立體式布置”,替代了傳統的“平面錯開式布置”,管線布置緊湊合理,減少了地下管線對道路以下及兩側的占用面積,節約了城市用地。
3.確保城市“生命線”的穩定安全、減少后期維護費用。綜合管廊對于城市的作用就猶如“動脈”對人體的作用,是城市的“生命線”!吧”由綜合管廊保護起來,不接觸土壤和地下水,避免了土壤和地下水對管線的腐蝕,增強了其耐久性,同時綜合管廊內設有巡視、檢修空間,維護管理人員可定期進入綜合管廊進行巡視、檢查、維修管理,確保各類管線的穩定安全。
4.各種管線的敷設、增減、維修都可以直接在綜合管廊內進行,大大減少路面多次翻修的費用和工程管線的維修費用。
5.改善了城市環境。綜合管廊的設置,消除了通訊、電力等系統在城市上空布下的“蜘蛛網”及地面上豎立的電線桿、高壓塔等,消除了架空線與綠化的矛盾,減少了路面、人行道上各種管線的檢查井、室等,有力地改善了城市環境。
6.增強城市的防震抗災能力。即使受到強烈臺風、雨雪、地震等災害,城市各種生命線設施由于設置在綜合管廊內,因而也就可以避免過去由于電線桿折斷、傾倒、電線折斷而造成的二次災害。發生火災時,由于不存在架空電線,有利于滅火活動迅速進行,將災害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從而有效增強城市的防災抗災能力。
雖然綜合管廊有以上眾多優點,但是中國幅員遼闊,各個城市的特點不同,所以對于綜合管廊的建設應該慎重。綜合管廊建設成本高,投資回收期漫長,因地制宜的選擇適合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方式,才符合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下面就基于上述理由,闡述一下什么城市不宜建設綜合管廊。本文所討論的綜合管廊建設既包括城市新城區的新建綜合管廊,也包括對城市老城區的已有管網和道路的改擴建而成的綜合管廊。
什么城市不宜建設綜合管廊?具體闡述如下:
1.地形復雜,地質結構脆弱的城市
部分城市地形復雜,地質結構脆弱,由于目前中國的管廊建設沒有足夠成熟和豐富的案例,且相關的設計標準、施工標準、質量控制標準、竣工驗收標準都尚未建立,所以對于地形復雜,地質結構脆弱的城市,綜合管廊的施工難度過大,不宜建設綜合管廊,而應該應用已有的成熟的管線、管網施工技術,首先滿足社會大眾對管線管網的使用要求。但是,為了給后期留下綜合管理的施工空間,可以優先在類似城市建設500米至1千米的綜合管廊試驗段,為以后施工技術和施工經驗成熟后的綜合管廊施工提供充足的依據和參考。
2.人口規模發展前景有限的城市
中國的城市是分規模的,不同規模的城市的發展方向和道路是應該是不同的。從世界城市的發展歷史和經驗看來,未來人類城市的發展方向是人口向大城市或大的城市群流入,小城市或者小規模城市群主要起到疏解養老人群、旅游人群、度假人群的作用。因此,人口密度小且沒有明顯的人口凈流入的城市,人口規模發展前景有限,從長期來看,會依然維持在一個小城市的規模,或者屬于小規模城市群,此類城市的管線和管網密度預期不會很大,一個專業的管廊運營單位同時運營十條管線和同時運營一條管線,對于運營成本和運營效率而言,影響是很大的。如果管廊的建設不能使管線和管網形成規模效應,既是對綜合管廊的龐大的建設成本的浪費,也是對后期運營成本的浪費。對于此類城市,應該著眼于國家的力推的特色小鎮建設方向,從文化、養生、旅游品牌建設角度出發,切實可行的選擇適合本地的管網建設方案,節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同時,預留一定的建設空間,為后期綜合管廊的改擴建提供基礎,當城市規模真正有擴大趨勢的時候,再行建設也是可以的。地方財政應該把錢花在“刀刃”上,避免資金的時空錯配,進而影響城市的發展速度。
3.管廊建設的拆遷成本過高的城市
管廊的建設需要首先進行土方開挖工作,而土方的開挖一般選擇放坡的形式,所以占用的施工區域面積極大。例如,建設一條20米寬的管廊,實際施工區域可能達到40米寬,這就要涉及到兩邊建筑物的拆遷工作。對于改擴建區域,一般都是城市的成熟的老城區,甚至黃金地段,那么拆遷成本就極高,就算是建設完成后原地回遷,安置費用也很一筆很大的支出,這種情況下的改擴建綜合管廊是極其不經濟的。
4.管廊改擴建對城市經濟影響大的城市
管廊的改擴建必然導致管線的暫停使用,對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對企業的正常運營都影響極大。管線一旦暫停使用,自來水,污水,電力,熱力,燃氣,通信網絡都將暫停使用,并且管廊的建設工期不可預見的問題極多,一旦工期受影響,管網長期得不到恢復,將對當地區域的經濟造成極大的損失,并且還有給周圍居民和企業巨額的補償費用。所以在改擴建綜合管廊前,對此類費用做好充足的調研和預估,充分考慮經濟性后才可開始實施,否則不宜貿然啟動綜合管廊的改擴建工作。
5.已有管網情況復雜的城市
有些改擴建區域的地下管網建設時間久遠,建設資料不全,一旦開始管廊建設,勢必要移動,拆除和改造已有管網,如果不能掌握充足、真實的地下管網建設資料,貿然施工的危險性極大,不僅影響施工單位的人員生命安全,并且影響管廊建成后的管網使用效果。因此在改擴建前,就需要跟地下已有管線對應的多家管線單位提前溝通,確保掌握充分、真實的地下管網建設資料。但是這樣的話,前期溝通成本極大。如果不能保證資料的充足和真實,也不宜啟動綜合管廊的改擴建工作。
6.已有管網運營情況良好的城市
對于前期嚴格按照規范標準設計和建設的管網,因為前期規劃、調研等工作做得比較扎實,所以管網的運營情況良好。并且對于前期工作做得好的,并且設計和施工規范的管網,預留的檢修井等附屬檢修設施設計的也比較合理,能夠完全目前管網狀態的使用和維修。對于此類管網,僅僅為了做管廊而做管廊,就有些得不償失了,不宜建設管廊。
綜上所述,因中國地域廣闊,不同地域,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城市,對管廊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例如南方的很多管廊就不需要預留熱力管線的位置。在管廊建設之前,一定要做好相關的規劃和充分的調研,以經過充分論證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為基礎,充分考慮所在城市的地形特點,地質情況,城市的人口規模和發展方向,以及管廊建設過程中拆遷成本,經濟影響,已有管網的復雜性,已有管網的運營情況后,才能謹慎的得出所在城市是否適合建設綜合管廊的結論。
在論證過程中,建議充分利用經濟學的理論,做好經濟評價工作,在考慮管廊建設的各項成本、費用和影響后,同時考慮管廊建設對本城市所能帶來的未來收益,從直接的和間接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角度,利用合理的行業折現率,將成本與效益的現值進行充分的對比,只有未來效益的現值大于建設成本的現值的條件下,才能進一步論證管廊建設的可行性。
綜合管廊在世界范圍內的建設也有一段歷史了,但要在中國得到合理的應用,真正發揮綜合管廊的優勢和效益,就必須在規劃設計過程,建設過程和運營過程中都符合中國的特色,符合中國各個城市的特點。相信依靠中國幾代人的技術積累,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下,在良好的市場環境中,在社會資本的積極參與下,綜合管廊的建設必將為中國人民帶來長久的效益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