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在山東省東營市,記者從勝利石油管理局了解到,目前位于埕東聯合站油田最大的采油污水處理站污水余熱項目已順利投產,此項目是全國首個采油污水余熱大規模應用供暖項目的典范,每年可替代天然氣653萬立方米,節約標煤6970噸、減排二氧化碳13938噸。
從全油田來看,目前余熱利用共分為地熱余熱利用與污水余熱利用,這兩種方式均替代了原有的供熱模式,可在冬季實現清潔供暖。
供暖是民生工程,而以往用煤、燃油等作為能源的鍋爐加熱供暖方式,不僅不節約能源,還不利于安全與環保。2013年以來,油田加快了地熱余熱利用與污水余熱利用的開發力度,2014年11月25日,油田首個污水余熱民用供暖項目——勝北景苑西區污水余熱供暖項目試運投產,該項目利用采油廠的污水余熱為景苑西區的1900戶居民供暖,供暖面積達27萬平方米。
在2016年至2017年供暖季中,油田14個利用余熱供暖項目已全部按時啟用,這14個項目可為117萬平方米面積供暖,年節約標煤1.9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萬噸。
“原來是燃油鍋爐供暖,供暖成本高,運行也不穩定,采用污水余熱供暖后,運行成本大大降低,目前污水溫度為53℃,供暖供水溫度為46℃,居民家中的溫度能達到18℃以上。”景苑污水余熱利用項目站一位工作人員說道。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埕東聯合站是油田最大的采油污水處理站,原來站內原油加熱及冬季采暖均由5臺2300千瓦的水套加熱爐提供,總用熱負荷600萬瓦,年耗天然氣653萬立方米,年加熱成本1800余萬元。埕東聯合站污水余熱項目投產后,站內原有的5臺加熱爐已全部停運,每年替代天然氣653萬立方米,節約標煤6970噸、減排二氧化碳13938噸。 (閆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