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縱橫交錯的電線電纜形成“蜘蛛網”,城市道路頻遭開膛破肚形成“馬路拉鏈”,這些城市病如何解決?日前出爐的滁州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劃或許是一劑良藥。
根據規劃,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分成老城區、城南片區、城北片區和蘇滁片區四大片區,分片分步實施,到2020年,滁城將建成地下綜合管廊16.75公里。一個包括給水、污水、電力電纜、通信光(電)纜、燃氣管等在內的綜合管廊規劃,專治城市由于埋設或維修管線而導致路面重復開挖這一頑疾,促進土地集約利用,提高市政配套服務水平。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如同扎根在城下的“城市血管”。
市規建委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從國際上看,早在19世紀,法國、英國、德國等就開始興建地下綜合管廊,到20世紀,美國、西班牙、俄羅斯、日本、匈牙利等國也開始興建地下綜合管廊。在國內,已有北京、上海、深圳、昆明、石家莊等城市建有綜合管廊。
去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就下發了《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地下綜合管廊可有效解決反復開挖路面、架空線網密集、管線事故頻發等城市病,讓原本‘分居’的地下管線‘合住’到一起。”該人士說,規劃的出爐,意味著滁州推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有了一張藍圖。
綜合管廊的規劃范圍為滁城,包括市中心城區、承接轉移示范區和蘇滁產業園區。
按照規劃,滁城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主要目標為:近期建設目標是,以蘇滁園區和轉移示范區兩個新區建設的重點開發區域為試點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2016年—2020年,共建成地下綜合管廊16.75公里,其中,干線綜合管廊1.15公里,支線綜合管廊12.6公里,纜線綜合管廊3.0公里。遠期建設干線綜合管廊4.7公里,支線綜合管廊19.3公里,纜線綜合管廊4.1公里,總計28.1公里。總管廊長度44.85公里,其中干線綜合管廊5.85公里,支線綜合管廊31.9公里,纜線管廊7.1公里。
此次規劃中明確管線入廊主要考慮給水管、污水管、電力電纜、通信光(電)纜、燃氣管,雨水管不納入綜合管廊。
按照綜合地下管廊建設“一張圖”的要求,滁城地下管廊建設將實行分片實施,共確定了四大片區,分別為城南片區、蘇滁片區、城北片區和老城區。
實施過程中,結合各個片區的功能定位以及新區建設、舊城改造同步建設綜合管廊,結合快速路及主干道改擴建工程、地下空間建設、軌道交通建設同步建設綜合管廊,結合市政主要廊道(如電力隧道、輸水干管等)同步建設綜合管廊。各功能區地下管廊建設各有側重。各片區管廊設置主要沿主干道,且與周邊區域互通的道路優先設置管廊。同時,在各個片區均將建設綜合管廊設監控中心,綜合調控城市地下管線。
城南片區管廊功能定位為現代商務服務區、文化教育科研基地和居住區。根據地下空間規劃,城南片區共規劃四片地下空間,分別為科教園區、高鐵站區、明湖片區、政務區,地下功能主要為地下商業、停車、娛樂等。
城南片區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重點圍繞站前區及明湖等正在開發建設區域展開,結合道路建設、地下空間、市政管線規劃及站前區綜合管廊規劃。
目前高鐵站前區地下綜合管廊規劃方案已完成,已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高鐵站前區共規劃綜合管廊長度6.76公里,為南譙路(洪武東路—龍興路)段、昌盛路(全椒路—儒林路)段和滁陽路(全椒路—儒林路)段。
城北片區的功能定位為以工業、居住、生產服務業為主導功能的產業新城。因此,城北片區綜合地下管廊主要分成瑯琊、城北工業和示范園區三個單元進行實施。目前,瑯琊新區政務新區已經啟動,道路框架已經拉開,瑯琊區新政府綜合樓、豐山九年制學校、創達義烏商貿城、安置小區等已經投入使用,雨潤星雨華府、易景凱旋城等都在建設中,月亮灣正在規劃中;城北工業單元路網框架已形成,企業已基本入住;示范園區單元工業區路網框架已形成,商務生活區的蘇滁大道和海寧路已建。
滁北片區地下綜合管廊規劃結合瑯琊新區、城北月亮灣、示范園區生活服務中心建設,依據地下空間利用規劃、月亮灣地下綜合管廊規劃、近期道路改造和市政主干管線走向,規劃在銅陵路、徽州路—杭州路建設干線綜合管廊,在金山路、寶山路、杭州路、徽州路、安慶路建設支線綜合管廊。
老城區的功能定位為兼備居住與商業金融于一體的片區。
根據滁州市軌道網絡規劃,軌道交通2、3號線在老城片區采用地下敷設方式建設,因此,地下綜合管廊將結合地下空間規劃,老城區規劃地下空間在瑯琊路與南譙路交叉口區域,地下功能主要為地下綜合體、地下商業空間、地下停車空間、地下娛樂空間和地下交通空間。
規劃根據地下軌道交通線路、地下空間利用及市政干管管線,結合需要改造道路斷面具體情況,在南譙路(清流路-北湖)、瑯琊路(西澗路-來安路)建設支線綜合管廊,在東西大街、育新路、豐樂大道(明光路以北)、定遠路、來安路、鳳凰路建設纜線管廊。
蘇滁現代產業園旨在打造產城一體,以工業貿易為基礎的綜合性、多元化的現代生態產業城區,建設成安徽省重要的現代化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根據地下空間規劃,蘇滁片區規劃地下空間在徽州路與九梓大道交叉口南側區域,地下功能主要為地下商業空間、地下停車空間、地下娛樂空間和地下交通空間。
各市政管線專項規劃中,蘇滁片區市政管線主干管主要集中在徽州路、滁州大道、揚子路、中新大道、新安江路;目前,徽州路、滁州大道(雙城路以北)、揚子路、中新大道(滁州大道以東)、新安江路均為已建,管線亦基本敷設完畢。同時,結合地下空間利用規劃及現狀道路建設情況等,規劃在九梓大道、常州路建設支線綜合管廊。作者:王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