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四川溫江區建設海綿城市 著力打造地綠親水之城

發布時間:2016年12月13日 | 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堅持綠色發展,是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一直以來的價值追求。熟悉溫江的人都知道,綠色是這座城市最耀眼的名片。溫江區始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今年召開的區第十四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將溫江區建成天藍地綠親水之城,建成生態文明標桿城市。

綠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堅持綠色發展,是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一直以來的價值追求。熟悉溫江的人都知道,綠色是這座城市最耀眼的名片。溫江區始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今年召開的區第十四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將溫江區建成天藍地綠親水之城,建成生態文明標桿城市。

地綠——

未來5年加快打造110平方公里開敞大公園

“來過就再也放不下,不愧是國際花園城。”第一次來溫江區自駕游的北京游客趙雪凝感嘆著。散步在萬春綠道,看花、看水、看藍天,成為她在溫江的深度放松必修課。她的這句話,道出了許多外地人到溫江后的第一感受。

直觀感受的背后蘊含著溫江區城市發展理念的升華。據了解,溫江區近年來認真踐行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建設天藍地綠親水之城納入“十三五”規劃。這是符合省情市情、順應發展規律、順應市民期盼而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

回首過去10年的發展,溫江區的成績躍然紙上:活立木總蓄積量翻了三番,森林覆蓋率達到20%,全區綠化面積達1145.5公頃,平原綠化率達90%以上。

“溫江區作為四川全省4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試點區()之一,今年在全省率先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溫江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溫江區率先在全國啟動城市生態價值評估,被環境保護部納入城市生態資產價值評估4家試點單位之一,今年已編制形成城市生態價值評估報告。

同時,溫江區積極探索建立生態考核、生態補償、生態資源有償使用等制度。溫江區還與四川農業大學合作啟動中國環境云平臺建設,并成立了全省首個生態文明(溫江)研究中心、全市首個綠色溫江高校聯盟環保公益組織等。

一路走來,溫江區堅持生態優城發展戰略,全面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先后獲得全球生態恢復和環境保護杰出成就獎、國家生態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區、2016年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等榮譽。

未來5年,溫江區將創建生態文明特區,持續推進城市綠化彩化美化工程,向建設放眼見綠、處處透彩、移步聞香的城市景觀目標邁進。

未來5年,溫江區將開展“引林入城”,按照500米見綠標準,構建中心公園—大區公園—片區公園—社區公園4級公園綠地體系,加快建設光華公園、光華文化廣場、城南公園等項目。

開展“綠上添花”,切實抓好城市主要道路、節點的景觀提升。實施“不見土”行動,著力打造賞花街景和鮮花大道,真正彰顯溫江作為國際花園城的品質。

開展“串綠成園”,推進植物編藝公園、發呆公園等項目建設,加快打造北部110平方公里開敞大公園,實現林園環江水、鶯歌滿綠道的特色景觀。

親水——

完成1160個點位的水質監測,整治沿河企業排污口15

“溫江區的工業在20世紀開始發展起來,由于當時沒有科學的城市總體規劃,部分工業廢水和雨污水直接排入江河,一大批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甚至超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溫江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溫江區近年來采取了控源截污、河床清淤、曝氣增氧等多項措施改善水環境。尤其在黑臭水體整治方面,力度空前,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1160個點位的水質監測,整治沿河企業排污口15個。

同時,溫江區備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也即將展開,《溫江金強壽安20萬噸地表水廠走馬河、江安河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報告》應運而生。據這位負責人介紹,未來5年內,溫江區還將深入挖掘水資源的獨特稟賦,做好做活水生態系統,讓溫江的水系更加完善、水景更加美麗、水韻更加悠長。

具體來說,就是要寫好水文章,打造水韻溫江。金馬河、江安河、楊柳河等河流賦予了溫江區豐富的水資源。溫江區將深入實施全域水體綜合治理、濱河親水景觀提升、生態濕地涵養保護三大工程,重點推進“三河兩湖”綜合開發利用,讓市民在河岸沿線享受到可漫游、可戲水的城市靚麗風景帶。

此外,按照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的標準,規劃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全力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親水之城。

水環境改善的背后是一座城市矢志不移治理環境的決心和行動。如今,漫步于江安河、楊柳河等河道沿線,河中碧波初現,各種水生植物長勢良好。河道兩邊風景宜人,樹林草坪、棧道亭榭、臨水廣場等構成了濱河生態文化景觀軸,每日都有居民沿河散步、聊天。

低碳——

創建綠色園區, 興建綠色建筑,發展綠色交通

如今,世界各國都在建設低碳城市,據不完全統計,僅我國就有超過100座城市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的口號。溫江,也已行動起來。

今年412日,作為“中國——瑞士低碳城市”項目之一的中瑞(成都)低碳生物醫學產業園示范項目在溫江區揭牌。一同揭牌的還有中國——瑞士低碳城市(成都)合作中心、中國——瑞士(成都)先進技術轉移中心。這些項目的落地,標志著溫江區的綠色低碳發展已駛入了快車道。

如何進一步顯示低碳優勢,深入推進低碳之城的打造呢?溫江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溫江區將做好綠色園區創建工作,堅決實施最嚴格的環保政策,尤其對成都醫學城項目的引進實施最嚴格的環評,同時,鼓勵和監督企業開展節能減排行動。

此外,溫江區還將興建綠色建筑,在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和公共建筑中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倡導綠色生活,發展綠色交通,鼓勵市民綠色出行,加強綠色施工,減少大氣污染增量。

“打造低碳溫江,就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這位負責人表示。

溫江區將堅持節約與保護并重,全面推行農業原生態、工業可循環、三產可持續,嚴格落實環保準入制度,著力開展節能減排行動,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培育弘揚綠色低碳文化,倡導市民養成綠色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讓低碳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市民的自覺行動。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