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1月29日訊 南京三類區域擬重點規劃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此外,為避免重復開挖,管廊建設要與當年城市道路建設同步。南京市法制辦昨天公布《南京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向市民征集立法意見,“馬路拉鏈”現象有望減少甚至消失。
未來哪些區域將重點規劃建設管廊?根據征求意見稿,交通流量較大、地下管線密集的城市道路、軌道交通、地下綜合體等地段;城市高密度開發區域,以及管線需求較大的區域;道路寬度難以單獨敷設多種管線的路段,這三類區域,管廊建設將重點規劃。
因為地鐵建設移植古樹的新聞,前兩年曾引起南京市民的強烈關注,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建設涉及古樹文物的同樣需謹慎。記者注意到,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管廊建設需穿(跨)越或者利用城市道路及公路、人防設施、河道及堤防設施,或者涉及消防安全、樹木、文物古跡遺存等保護的,應當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此外,在規劃建設上,管廊應當按照管廊專項規劃推進,與當年年度城市道路的建設計劃相協調,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各管線單位應當結合當年年度道路建設計劃配合道路內管廊的建設,同步入廊,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道路的重復開挖給市民生活帶來的不便。同時,電力、通信等管(桿)線下地入廊工程應當與施工同步,施工現場及廢棄線纜應當及時清理,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此外,記者了解到,南京市管廊信息資源還將統一納入全市數字化管理平臺,實行實時更新,資源共享。管線中心按照規定向社會公眾提供管廊及內部管線信息查詢和咨詢服務。記者黃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