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南京市規劃局與南京供電公司共同簽訂了城市地下管線地理空間信息共建共享協議,未來,雙方將全面提升城市地下管線的信息化水平,促進全市管線數據一體化融合,為電力通道與市政道路同步規劃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實施共建共享是必然趨勢。”南京供電公司副總經理高昇宇表示,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地下電力通道的規模增長迅速,據統計,南京地下電力通道管孔單孔單長已超1萬千米,總長還在不斷增加。另一方面,“馬路拉鏈”引發的揚塵現象為人詬病良久,城市規劃要求電力通道隨城市市政道路新建、改造同步建設、協調發展。因此,深化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的共建共享,推進數字化建設工作,將為提高地下電力通道管理的規范化和精益化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多方開展有益嘗試。近年來,南京供電公司已對主城區域創新開展了飽和負荷下的電力通道規劃研究,提前開展電網選線,一次性明確每條道路上的遠景電力通道規模和走向,并在城市道路管線綜合規劃中落實斷面,有效避免后續的規劃建設矛盾。
“致力于提高電力通道的專業化管理水平,南京公司了成立‘一部門’——電纜運檢室,統籌管理地下各電壓等級電力通道;出臺了‘一辦法’——《地下電力通道管理辦法》,明確管理流程和各部門的職責;開發了‘一平臺’——電力通道數字化信息和應用平臺,有效提高了電力通道的管理質量和效率。”高昇宇說。
堅強制度保障。該公司發布了《南京供電公司地下電力管線工程竣工測量電子數據匯交工作管理意見》,明確內部責任部門、工作流程、保障措施,規范地下電力管線項目的竣工測量及數據匯交工作;制定了《南京供電公司地下電力管線探測技術規程》,形成地下電力管線工作竣工數字化測量規范,在技術要求、坐標體系、精度指標、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等方面,全面對接規劃部門的規范要求,為共建共享提供制度保障;同時,申請了數字化專網,配備專用網絡安全設備和計算機終端,為共建共享提供技術支撐。
“目前,南京公司已根據市政府要求,配合規劃部門完成全市地下管線的數字化普查工作,提供了地下電力管線基礎信息的既有數字化成果;配合管線探測單位開展地下電力管線基礎信息核對,確保準確性;組織開展管線隱患的排查,完成了隱患排查整改,有力保障了城市地下管線數字化建設工作。”南京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肖晶告訴筆者,“南京市以國家級新區——江北新區的CBD中心區地下城為試點,已建成10千米的地下綜合管廊。”
據悉,下一步,南京公司將按照協議要求做好竣工測繪數據匯交,與市規劃部門共同做好共建共享信息開發工作,全面提升電力管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進全市管線數據一體化融合。同時,充分利用管線系統全面的地理空間信息資源,深入開展市域范圍500千伏電網目標網架、主城飽和負荷通道、西環網目標網架、“十三五”電網選所選線規劃等研究工作,明確電網目標網架和戰略通道并納入城市規劃預控,為電網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