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海口推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發布時間:2016年9月2日 | 來源:中國環境報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地下綜合管廊并投入運營,反復開挖地面的“馬路拉鏈”問題將明顯改善,管線安全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將明顯提升,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網式架空線,城市地面景觀明顯好轉。

2015年開始,海口、廈門、十堰、沈陽、長沙等全國首批10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陸續開始大規模建設。今年8月,全國第一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項目迎來“周年考試”。

針對海南省海口市地下綜合管廊城市建設一年來的變化,本報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目前,全國類似的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通過對海口市的相關分析,希望可以為投資方、進駐業主、城市管理者提供一個思考維度。

在不少城市中,標注了電網、市政、通信、有線電視等不同名稱的井蓋密集分布,正是因為這些地下管道不斷進行修補,馬路常常被“開膛破肚”,市民形象地稱之為“馬路拉鏈”。這讓市民頭疼,也讓管理部門糾結。

如今,海南省海口市正在建設的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為市政管線“集中安家”。那么,海口地下管廊項目推進力度如何?還面臨哪些難題?日前,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首條地下管廊主體完工,有望終結“馬路拉鏈”問題

炎炎夏日,陣陣熱浪掠過地面。記者在海口市天翔路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施工現場看到,管廊主體結構已經完成,地面部分的通風口、投料口以及人員出入口正在進行景觀化裝飾;在管廊內部,數米高的寬敞空間可供多種管線在此設置。工人正在管廊內部進行照明燈光、通風機等設施的安裝和調試,率先入廊的水務、燃氣兩家單位也已著手安裝管道。

據了解,天翔路項目是海口市首條主體完工的地下綜合管廊。2015年,海口市開工建設首批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包括長濱路、海濤西路、長秀大道、長濱十七街、海秀路及天翔路6個項目,總長11.10公里,總投資10.43億。施工涉及新建地下綜合管廊、監控中心及配套建設供電系統等附屬工程。

海口地下綜合管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姚迅表示,截至今年7月,海口市累計完成投資額4.88億元,形成廊體約4.92公里。首批6條管廊中,除天翔路主體完工外,其他5條計劃9月完成所有主體工程,12月底完成入廊工作,明年開始正式運營。

姚迅介紹說,地下綜合管廊是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管廊建成后,所有管線不再分別進行道路開挖,可有效解決由于體制分割造成的城市道路反復開挖問題,逐步消除長期困擾百姓的“馬路拉鏈”問題。

“同時,海口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已走在全國前列,燃氣入廊在全國來說是第一家。”姚迅介紹說,為了安全起見,燃氣管道被單獨設在獨立的小隔倉中。

海口是全國首批10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之一。“十三五”期間,海口計劃建成地下綜合管廊96.47公里,總投資76.28億元;其中3年試點項目總長43.24公里,總投資38.47億元。

實現管線集中化管理,提升基礎設施質量

由于歷史發展原因,海南省大部分城市的地下市政管線線路分布沒有整體設計規劃,管線建設單位互不隸屬、各自為政。因為管線鋪設或維修等原因,馬路頻繁被“開膛破肚”,帶來交通擁堵等問題。

“如果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水管、燃氣管、通信管、電力管、雨水管等都會在管廊內有序排放;一旦有管線需要維修更換,維修車輛可直接開入隧道進行工作。”海口市地下綜合管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王俊剛介紹說。

“將重要的、需要經常維護保養的管線納入綜合管廊,提高了市政管線運行的安全性,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營得到保障。同時,還能避免了道路二次開挖對城市交通的影響,提高城市運轉能力。”海口市住建局一位負責人說。

根據業內人士的測算,綜合管廊與直埋占用道路地下空間比為1︰4,比采用架空線入地的方式平均每公里可節省用地75畝,是一種現代化、集約化的城市基礎設施。

海南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陳孝京認為,有了地下綜合管廊,通過集中敷設可以讓市政管線全部集中安家,從而實現基礎設施的集中化管理。

負責海口地下綜合管廊項目規劃的上海市市政工程設計院院長許世梁認為,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可有效提高一座城市的基礎設施質量和管理水平。海南是熱帶省份,臺風、暴雨等天氣相對較為頻繁,通過建設綜合管廊,把市政管線集中化管理,可提升城市基礎設施的防災減災能力。

實際上,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的好處還遠不止于此。目前,市政管線直埋的壽命一般為20年左右,建設綜合管廊后,管線設備不易老化,使用壽命將大大延長。

此外,綜合管廊的設計結合了城市總體規劃,統一修建、改造,規劃手續一次辦理,建設一次性施工,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每公里成本近億元,成本回收仍是難題

目前,海口正在加快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根據《海口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實施計劃》,試點項目計劃分3年實施(2015年~2017年),總長43.24公里,總投資38.47億元,平均每公里花費約0.89億元。

今年6月,海南省出臺的《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實施意見》也明確,從2016年起,海口市要結合舊城更新、棚戶區改造、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地下空間開發等,因地制宜、統籌安排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或纜線溝。到2020年,海口市建成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地下綜合管廊,并投入運營。

誠然,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對城市的發展大有裨益,但正如硬幣的兩面一樣,由于綜合管廊建設具有投資大、維護管理復雜等特點,回收成本高、時間長等問題也讓業內人士擔憂。

記者在海口地下綜合管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獲悉,海口首批6條管廊將于今年12月底完成入廊工作,明年開始正式運營。有關負責人表示,現在的主要難點在于,地下管廊的收費標準如何確定。

平均每公里花費近億元的造價成本,目前尚沒有城市解決了成本回收問題。

按照國際慣例,入廊收費是根據廊管中的流量收費,越是大城市,各種管線流量越大,收費也就越多,而小城市則需要更長時間收回成本。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入廊收費標準高了,管廊業主不愿意出;收費標準低了,又沒辦法回收成本,僅僅依靠財政負擔也是不可持續的。

為促進地下綜合管廊可持續發展,海南省目前正積極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

《海南省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要創新投融資模式,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貼、貸款貼息等形式,鼓勵社會資本組建項目公司,參與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運營管理,確保項目回報的合理穩定。

知識鏈接

★什么是地下綜合管廊?

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

★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基本原則

堅持立足實際,加強頂層設計,積極有序推進,切實提高建設和管理水平。

堅持規劃先行,明確質量標準,完善技術規范,滿足基本公共服務功能。

堅持政府主導,加大政策支持,發揮市場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

★如何實現有償使用?

入廊管線單位應向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運營單位繳納入廊費和日常維護費,具體收費標準要統籌考慮建設和運營、成本和收益的關系,由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運營單位與入廊管線單位根據市場化原則共同協商確定。

入廊費根據地下綜合管廊本體及附屬設施建設成本,以及各入廊管線單獨敷設和更新改造成本確定。日常維護費主要根據地下綜合管廊本體及附屬設施維修、更新等維護成本,以及管線占用地下綜合管廊空間比例、對附屬設施使用強度等因素綜合確定。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整理. ◆記者孫秀英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