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最討厭的事情之一就是馬路開膛破肚,今天挖污水管、明天挖自來水管,過幾天又來一個電纜維修,阻礙交通不說,還折騰得灰塵滿天飛。如果這么多線都“住進”一個管道,那該多好。
在杭州大江東,這樣的愿望馬上就要實現——10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即將開建。
電力、通信、燃氣、給排水
各種管線住進同一個空間
地下綜合管廊,又稱為共同溝、共同管道,即在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讓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住進”同一個空間。它就像城市的總“血管”,讓血液流進來。
7月底,大江東召開了地下綜合管廊初步設計專家評審會,隨后核發了初步批復設計。即將開建的地下綜合管廊總長10公里,分別位于江東大道、河景路、青西三路下,這三條道路都是大江東核心區范圍內的主干道。
地下綜合管廊猶如一個地下世界,它的入口可能是綠化帶中的一口井。這個地下世界的隧道四周是混凝土,隧道里可能有兩根或三根大管道,這管道有個專業名字叫艙體。在這些艙體里面,藏著的便是各種管線了。
每個艙體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市政艙,里面住著的是給排水、通信管線;燃氣艙里是燃氣管道;電力艙里是電纜線。水、電、氣分開設艙,保證各自的安全。
大江東的地下管廊,擬納入電力、通信、給排水、燃氣等四大類管線。管廊以三艙為主、局部雙艙,因道路和管線情況不一,采取多種斷面尺寸形式,一般艙體高度控制在3米多,三艙寬度為7米多到10米不等,具體斷面尺寸還會隨著設計的深入進一步調整優化。
為了后期檢修維護,管廊每隔一段距離會在頂部設置疏散檢修井道和投料口,直通地面綠化帶。這就是剛才介紹的地下管廊“入口”。
整個項目最快預計今年10月底正式開建,2017年底實現全面竣工。
兩年內,這樣的共同溝
杭州要造30多公里
今年,杭州成功入圍2016年全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大江東承擔了杭州全市管廊試點工程三分之一的任務,是目前杭州試點中規模最大的管廊工程。作為快速發展中的大江東,地下綜合管廊將與規劃道路一并設計與施工,既保證了設計的科學性,也能避免重復開挖、保障施工時序的合理性。
未來3年中,杭州將拿到12億元的中央財政支持,用于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杭州市建委透露,目前杭州的試點項目共有5個,總長度32.26千米,總投資50多億元,建設周期2年。目前,這5個工程計劃在今年年底前都要開工。
這5個試點工程項目,包括大江東產業集聚區地下綜合管廊工程(10千米)、沿江大道地下綜合管廊工程(4.3千米)、德勝路地下綜合管廊工程(5.1千米)、艮山東路地下綜合管廊工程(8.66千米)和位于富陽區的金橋北路地下綜合管廊工程(4.2千米)。
“地下綜合管廊工程,不是為了管廊試點而去單獨實施管廊項目。我們有一個原則,如果要做管廊,會結合道路的綜合整治或其他施工項目,進行同步施工,這樣既不擾民也降低投資。比如艮山東路,它本身今年就要建設高架道路開挖道路,所以這次就同步把地下管廊也加進去了,避免下次重復開挖。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像德勝路,它本身就要在綠化帶里做一條電力管廊,這次結合電力管廊建設實施綜合管廊。”杭州市建委的相關人員介紹說。
記者 陳偉利 余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