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關于《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實施意見》的政策解讀

發布時間:2016年8月5日 | 來源:中國杭州政府門戶網站

問題1:為什么要制定《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答: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包括干線型綜合管廊、支線型綜合管廊及纜線型綜合管廊,是集約化敷設地下管線的一種方式。地下管線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我市地下管線系統不斷完善,纜線型綜合管廊(弱電共同溝)建設也已有相當基礎,但在路面反復開挖、管線事故時有發生、各類市政管線規劃建設仍需進一步統籌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3年以來,國家、省、市高度重視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建設管理工作。20158月以來,相繼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61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發〔20166號)等重要文件,為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文件精神,推進我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管理工作,根據《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專題會議備忘錄》的要求,制定出臺了《實施意見》。

問題2:制定《實施意見》的依據是什么?

答:2015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61號),提出明確要求“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的新建道路要根據功能需求,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老城區要結合舊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地下空間開發等,因地制宜、統籌安排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在交通流量較大、地下管線密集的城市道路、軌道交通、地下綜合體等地段,城市高強度開發區、重要公共空間、主要道路交叉口、道路與鐵路或河流的交叉處,以及道路寬度難以單獨敷設多種管線的路段,要優先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已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的區域,該區域內的所有管線必須入廊”,工作目標是“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地下綜合管廊并投入運營”。2016221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發〔20166號),文件要求:“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新建道路必須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老城區要結合地鐵建設、河道治理、道路整治、舊城更新、棚戶區改造等,逐步推進地下綜合管廊”。

另外,《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開發銀行關于推進開發性金融支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通知》(建城〔2015165號)、《關于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的通知》(財金〔2014113號)、《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關于做好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信息上報工作的通知》(建城市函〔2015234號)、《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實行有償使用制度的指導意見》(發改價格〔20152754號)、《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國家開發銀行浙江省分行關于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開發銀行關于推進開發性金融支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通知>的通知》(建計發〔2015492號)、《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轉發關于做好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信息上報工作的通知》(函城字〔2015878號)、《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專題會議備忘錄》等文件都是制定《實施意見》重要依據。

問題3:《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實施意見》主要內容包括:

(一)總體要求。明確了我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建設管理的基本原則和“十三五”期間、遠景的建設目標。

(二)主要任務。一是編制專項規劃,二是明確重點建設區域,三是明確建設管理主體,四是創新投融資模式,五是明確入廊要求,六是實行有償使用,七是完善管線遷改政策,八是提高規劃建設管理水平,九是完善產權制度。

(三)保障機制。加強在組織領導、制度建設、財政支持、項目庫建設、加大宣傳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問題4:我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答:一是科學規劃,有序推進。充分發揮規劃的控制和引領作用,注重與城市總體規劃的銜接,結合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以及各類地下管線、道路和軌道交通等專項建設規劃,編制城市地下管線綜合規劃、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科學制訂五年項目滾動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嚴格執行行業技術標準。在總結試點工程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有序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二是因地制宜,分步實施。按照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及實際需求,統籌處理好當前與長遠、新區與舊區、地上與地下的關系,因地制宜地選擇建設區域,確定建設規模,優化建設方案,分重點、分區域、分步驟組織實施。三是創新機制,社會參與。切實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完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運營模式;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創新地下綜合管廊投融資模式,提高城市基礎設施服務水平。

問題5:我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強制入廊政策是如何規定的?

答: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新建道路必須按照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的要求,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具備條件的老城區,應結合地鐵建設、棚戶區改造、高壓電力線上改下、地下空間成片開發等工作,與新建(改、擴建)道路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

專項規劃明確設有地下綜合管廊的道路,在新建(改、擴建)時必須同步實施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時,規劃中已明確納入地下綜合管廊的新敷設和需遷改的所有管線,必須全部入廊;其他既有管線,應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有序遷移至地下綜合管廊。各行業主管部門和相關管線產權單位要積極配合做好各自管線入廊工作。經技術經濟論證后可納入綜合管廊的重力流管線,也應積極入廊。

凡按照規劃要求應納入地下綜合管廊的管線,不得另行安排管廊以外的管線位置。

本文件解讀機關: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解讀人:張磊磊

聯系電話:87020131


微信二維碼